冀州,扈城,一直高歌猛进的游击军,终于再次遇到了,敢于主动迎战的之敌,他们浩浩荡荡的列阵,蜿蜒在漳水下游的原野之中。
因此,前出的先手团在绝对劣势之下,只是略作试探攻击之后,就打了几轮排射徐然退了回来,以道路两侧为基线,就地开始掘壕立阵,
就见当面的敌阵,却是像受了什么鼓舞一般,顿时全力掩杀过来。于是当我的本队人马加速赶到的时候,前部和左翼的人马,已经陷入交战之中。
漫天飞舞的箭矢,滚动如潜雷的铳击排射声,混杂着迎面对阵,无数刀兵交错的厮杀声中。一波又一波的敌人被打退、溃散,又有新的轮换上来。
缺少统一指挥和无序,居然成了对方的短暂优势了,于是,我决定投入新的实验兵器,来打破这个暂时的僵局。
我可没有更多时间,拖延在这里,然后与滚雪球一般汇聚而来的敌人,拖入某种亢长拉锯的阵地战。
因此,孔吉吉带领着一班人,在阵前炮制了好一阵之后。
只听得腾腾,数条飞扬而起的烟柱,拉出斜斜的抛物线,呼啸的掠过空中,不紧不慢的落入远出敌阵,来不及四避躲闪的人群中,顿时炸出一片烟尘和惨叫声来。
“还是偏了一些。。”
亲眼看着实际的杀伤效果,我不免还是叹了口气。
这就是为“飞火雷”的康格里夫火箭的缩水版,据说是数百年前那位穿越者前辈,流传下来的为数不多宝贵遗产之一。
也是南朝重器——神机军中重要打击力量的标准配备,虽然当初与火器相关的,大多数的科技树和基础理论,经过长期的动乱和轶失,都有意见残缺不全了。
但是南朝依靠庞大国力和工艺上的投入,将这种武器配套的细节和缺失,给强行补足,而走出另一条实用化的路子来。
比如铁皮胶壳的密封工艺,瓷粉摩擦式拉发引信,精研配比的******,灌注式燃烧弹头和特殊配置的精火油,都是可以借鉴的现成基础。
只是受限于工艺和材料成本,或者说某些人为垄断的因素,一直未有大规模在军中普及,而只是作为神机军的专属武器。来自执行战地远程压制的任务。
而自从我在安远州,私下从神机军的仓储里,获得一批样品后,也私自进行了拆解和分析,在不可复原的损毁了几十件成品之后,总算有所获得。
原本一只需要马背上负载的大长粗,被缩减成一个士兵就可以背负起来行军的半身高,而且弹体和药头是可以拆分式的,虽然只是这些细节上的变化。
背后是精密工艺上的辛苦付出和成倍增加的困难,以及相对于原型翻倍的成本,因此这次只带了了一百多枚作为战地试验的成品。
这次这些短发火箭,被带过河北来,作为炮射火力之外的延伸和补充。
虽然从准头和散步率上,都还有些差强人意,只能靠活动式导轨,设定的曲率来完成模糊半径内的概率打击。
但至少用来打城垒一类的固定目标,或是轰击大规模列阵的纵深,还是有相当效果的。
因为数量太少,实际造成的杀伤效果有限,更多情况下是一种震慑和威胁。
比如掩护和配合,前冲的掷弹兵序列,远近一起压制和驱逐,躲在城垒里的守军。
或是,迫使敌军密集结阵的防线,被打散和驱离,然后辅以火铳队,密集排射深度杀伤,彻底打乱或撕开战线,为前驱战兵队的突入厮杀,创造契机。
我如此构思着,却浑然发现就在我走神的这一会,在本阵集结的掷弹兵冲击下,敌阵最厚实的部分,已经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