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氏是大族,其眼线遍布全城,青州刺史李贤出现在城中而且捉拿了滋事的青皮,这消息很快便传到甄氏耳中。
李贤本以为拿捏住泼皮之后,甄氏会故弄玄虚,拒不相见,谁曾想,甄氏竟然给足了面子,非但家主赔罪,就连甄宓都摆出了台面。
说起来,后世里曹植洛神赋的主角:甄宓如今不过十五岁,虽然尚未长成,可是,在李贤看来已经有祸国殃民之态!
幸好,李贤志不在此,否则的话,甄宓难逃魔掌。
事后,谁也不知道李贤与甄氏达成了什么协议,世人只知道,甄氏的买卖做的更大了。
一些背地里与甄氏勾结不清的官吏紧张不已,他们惧怕李贤,惧怕无权可用的日子。
如果甄氏倒了,李贤会不会秋后算账?
事实证明,北地官吏的担心毫无道理,李贤只在邺城待了两日便离开了,期间,并无一人受罚。
表面上看,皆大欢喜,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可实际上,为了平息李贤的怒火,甄氏已经付出了巨大代价,北地的粮秣生意,拱手相让,这便是代价之一。
一直以来,甄氏垄断了冀州七成的粮秣买卖,如今,李贤只是隐晦地表达了意愿,甄氏便乖乖让出。
当然了,为了补偿甄氏的损失,李贤会竭力保障甄氏在马市上的利益。
甄氏财力雄厚,又与各地官吏熟稔,由他们出面购马,对李贤而言是一个可以接受的事情。
发财的事情那么多,没有必要断人财路。
李贤固然实力惊人,却也不想四面树敌。
如果治下的大族都像甄氏这般识时务,李贤肯定会省心省力。
然而,世上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甄氏的事情只是开头,接下来,还有无数的事情等着李贤去做。
无奈之下,李贤只得继续巡弋。
北地新附,如果李贤这个名义上的主人连面都不露,那便显得太过不近人情,反之,亦然。
为了大局稳定,李贤不得不在冀州各地转悠,攘外必先安内嘛。
南阳大战,北地无论如何也不能乱起来。
一口吞下袁绍的地盘,李贤须得好生经营,否则的话便是暴殄天物。
南阳郡以南,遍地高山,天色一黑,弥漫四周的热量似乎都随着太阳的下落而消弭于无形,只有凉飕飕的冷风呼啸在山野间,骄傲的宣示着它们的存在;一轮皎洁的明月高高的挂在最高的那座山头上,照的山野林间明亮亮的。
月朗星稀,在月光的照耀下,可以清楚的看到有一队一百多人的士兵撒腿狂奔,前头领路的几十男子似乎是蛮人,不说别的,单是那丛林中健步如飞的身段,就不是寻常汉人能够学得来的。
在这支队伍的中间,有一个校官模样的中年汉子,这汉子嘴里时不时的叫骂着什么,无非是些什么“加快速度,莫分神,不得随意脱队……”
被他那乌黑泛白的眼珠一瞪,中招士卒的心中一颤,下意识的紧了紧腰间的跨刀,胆子大些的老卒狠狠的啐了声唾沫,但也知晓军情紧急,不得延误的道理,而那些胆子弱的更是闷不吭气、埋头狂奔了,他们可不想遭受军法处置。
领路的蛮人似乎对当地的环境颇为了解,七绕八绕的功夫竟然绕过了一座座大山,映着月光,又走了约莫有半个时辰。
领头的蛮人兀地跪伏在地,俯身侧耳的功夫,他又紧紧的嗅了嗅鼻子,片刻之后只听他嘴中道“汤军校,前方一里处有大队人马驻扎的迹象!”
被唤作汤军校的中年汉子也不吭声,转身回首做了个噤声前行的手势,他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