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魏地联军势如破竹;常山王发兵迎战韩军!
常山王张耳,原是一名亡命之徒。秦末义军起义,因他曾经不愿侍秦,故被人尊为名士。最终在推翻暴秦之后,项羽便封他做了常山王。可以说,他是早期归附项羽的诸侯之一。如今他兵临魏国,而且还是为了协防,这让张亮着实有些不安。
“常山王一向对项羽言听计从,他来协防魏国也在情理之中。但不知他这次带了多少兵马?”
军士闻听张亮详问对方军力,赶忙躬身回道:“回大王,据探马探得,常山王此次带了六万大军前来。魏国国内留守驻军应有两万,两军相加共计八万人马!”
得知两军相加有八万人,白元显得很是不屑。“区区八万人,我新军足以应付,再加上秦王的一万兵马,此战根本不足虑。大王,让末将去消灭他们吧。”
白元显得极为自信,这让张亮有些担心。他怕对方因为几场胜利而过于自大,随及决定稍稍让对方收敛一些霸气。
“小子,你是打仗的奇才,但要戒骄戒躁。也许你很看不起对方的八万军马,但你要知道,入侵他国作战是最难的,对方不但粮草充足,而且还有可以防御的坚固工事。这对我们都是极为不利的。倘若稍有不慎,我们便会陷入进退两难之地。到时不仅我们危险,消息传回韩国,也会极大的降低那里作战军士的士气!”
见张亮教训起了自己,白元赶忙虚心听教。待到他仔细揣摩过张亮的话语之后,顿时明白自己确实有些自负了。
子婴在得知常山王前来协助魏国之后,亦是觉得十分棘手。进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便向着张亮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子房兄,那张耳可以说是项羽一手捧起的诸侯王,所以对于西楚的命令应该是会坚决执行的。不过据我所知,他本不是一路诸侯之主。只因功绩不俗,又肯听从项羽安排,故而才得以封王。有一名叫陈余名士,他与张耳齐名。只因不愿服从项羽安排,所以项羽仅仅只给了他三座县城。此人一直记恨此事,我们或许可以在此事之上做点文章。”
秦王子婴的话犹如旱地惊雷,不仅让张亮瞬间转醒,而且还心生一计。
“子婴兄,太谢谢你了。好,我就利用一下他们之间的隔阂与怨恨。请你帮我修书一封,我派人送给陈余。常山王领兵外出,想来国内必然空虚,我要怂恿那陈余抄他后路,到时张耳就只能回援了。就算陈余不会发兵,我们也可以在张耳军中散步谣言,到时张耳必定心神紊乱,两头为难,而我们击败他的胜算便更高了。”
闻听张亮已有全盘计划,子婴便立刻着手帮他写信。待到一切安排就绪之后,张亮便开始耐心等待李文的音讯了。
数日之后,张亮依旧未等到李文的任何消息。此时的他已经开始有些焦急。不仅是因为担心韩国的近况,更是担心李文的安危。可就在张亮想要派人前去打探消息之时,监视张耳的军士却突然赶了回来。
“大王,小人监视常山王大军,发现对方居然开始分拨军士返回母国。如今张耳负责协防的大军仅剩四万人了。”
得知张耳开始撤军,张亮十分高兴。此时的他已经可以断定,对方一定是听到了一些陈余打算起兵的消息,所以才会急忙分兵回援。
子婴在闻听张耳的大军开始回援之后,随及向着张亮言道:“子房兄,如今张耳大军已是有些军心不稳,我们大可趁此时机动兵。一来,可以趁对方士气涣散,打他一个措手不及;二来,我们一旦用兵,诸侯就会相信我们伐魏的决心。而李文在与河南王和殷王交涉时,也可多上一份筹码。”
张亮听完子婴的建议,立刻拍案而起。跟着便毫不犹豫的命白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