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姑妈终失了一贯的淡然,如坐针毡,觉得席上所有人都在看她,看她笑话,幸好两个女儿都没来,不然羞愧死。
令她难受的却不是清哑和方初,而是方老太太。
从那日后,老太太一直对她冷冷淡淡的,不大理睬。
她努力安慰自己,她是败给了侄儿,不是败给那丫头。
若侄儿没有发那样的誓言,结果便不同。
继方初和清哑弹琴之后,方则和高云溪也表演了吹箫,其他兄弟姐妹纷纷献艺,承欢膝下;跟着,过街楼上唱戏登场……
午夜时分,又放各色烟花炮仗助兴。
然后又听曲喝酒行令……
直到后半夜,大家才散。
日次十六,月亮更圆,方初请阖家上到三楼,观赏他为老太太排演的实景人物演出,说这是清哑提议,他叫兄弟们排练演习的。
演出的地点在方宅最前面的河埠头,距离春晖堂有段距离,又是在晚上,各院都挂满了彩灯,河边更是火树银花,远远看去,一片光芒璀璨,人物景致在灯光下朦胧梦幻,如同神话中的仙境。
方老太太等人都坐定,都要看他有什么奇绝的表演。
一老太爷笑道:“这戏台子有些远。”
方剑等人笑道:“正因为远,瞧了才有意思。”
一面说,一面命人放烟花,示意那边开始。
这实景人物戏就是他们兄弟在方初安排下排演的。
于是河埠头那边便开始了,春晖楼上也静下来。
只见河边某处灯光大亮,露出一户农家小院。寂静的夜晚,忽然一阵婴儿洪亮的哭声从院中传出,伴随着男女欢呼“生了”“是个小子”,又有狗叫声,母鸡凄厉挣扎惨叫声,然后炊烟袅袅,从屋顶的烟筒内冒出,一副农家生活景象。
众人都笑道:“这家人添儿子了。”
前方画面一变:一个皮实的农家小子坐在河边朗朗读书,读的是《论语》。河上雾蒙蒙的,好像是清晨。河边拴了一条小船,一只大黄狗伏他脚跟前睡觉,一头水牛在河边草地上啃草,不时的,牛抬头“哞——”叫一声。小院门口,他娘高声叫他回去吃晚饭。
老太太笑道:“哟,一晃长这么大了。”
画面又是一转:农家小子换成了翩翩少年郎,身后背着一个竹箱子,正往远处行走,身后一对农家夫妻殷殷挥手相送,爹喊“好好考”,娘说“早些回来”,大黄狗汪汪叫着撵着主人跑。
“上京赶考了!”众人恍然大悟。
那边画面又变了,一个身穿状元服饰,骑着高头大马的英俊少年衣锦还乡了,河边满是乡亲欢迎他,欢笑声此起彼伏。
接下来是成亲、盖祖祠,一幕幕演下来,人口越来越多。
最后,头发花白的老人儿孙绕膝,这日做八十大寿,亲朋好友络绎不绝上门,鼓乐声、欢笑声不绝入耳,传出数里之外。
那个声势,就跟方老太太正在做寿一样。
众人看到这,方看出眉目来:这出戏演的是家族兴盛的经历,赞美老太太福寿安康,暗喻方家子孙繁茂,将无限绵延下去!
老太太心怀大悦,连声说好。
众人也都七嘴八舌议论,说这演法新奇。
方瀚海问道:“那些声音怎么弄出来的?活像真的。”
方初笑道:“有些是真的,有些是口技。”
众人恍然大悟。
老太太叫把演戏的都带上来,特别要瞧那个放牛的少年。
结果带上来一看,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