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哪怕只教语、数、外这三门必考的主课,全县望子成龙的家长那么多,招个几十、上百号人还不是轻而易举?只要孩子成绩能有所提高,谁又会把百儿八十的补课费放在眼里?”
“至不济了,在学校附近开个小饭店,以快餐盒饭为主,专做学生生意,只要价廉物美,还愁没有客源?”
……
听着杨昆口若悬河地大谈生意经,张玉清心里感慨万千。
他不是没有动过类似的念头,只是不像杨昆考虑得这么详细和全面而已。
作为局内人,能看到学校内部管理上的漏洞和潜在的商机不稀罕,以杨昆的年龄和身份,却也能看得这么透彻,难免令人感到吃惊。
见微知著,人家能搞出这么大、这么红火的饭店生意,亦决非侥幸。
震惊之余,想到自己堂堂一个教导处主任,却跟一个学生面对面地坐着喷云吐雾,一同探讨如何从学生身上赚钱的问题,张玉清也不由得感到好笑。
只是联想到彼此之间在经济实力上的巨大差距,他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至于杨昆提出的这些想法和建议,倘若换成几个月前的他,或许会认真考虑一番,只是眼下调动在即,虽然没有离开教育系统,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辞去一中教导处主任的职务后,再进行类似的操作就显得有些不切实际。
考虑到以前和杨昆的关系只是泛泛,今天的谈话就有点交浅言深的嫌疑,张玉清就没有向他透露自己准备调出一中的打算,而是含糊其辞地说道:“你说的这些门路,我倒都有想过,只是像我和你沈老师这样的年纪,上有老,下有小,又有工作要忙,实在没有太多的精力去运作类似的业务。”
说到这里,他稍微停顿了一下,看看杨昆的表情,才继续说道:“眼下倒是有个稍微轻松一些、也不用耗费太多心力的小买卖,你可能也听说了……”
杨昆点点头,“您是指学校小卖部转包的事情?”
暗自惊讶于他的敏锐反应,张玉清点点头,索性敞开来问道:“就是这事,学校有不少老师都报名参加了竞标,我也凑了个热闹,只是对于承包费大概能涨到什么样的高度,小卖部一年能挣多少钱,心里实在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