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陈静的质疑,杨昆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挺着小肚子,嬉皮笑脸地说:“一家人,什么交不交待的,反正你爸的正式任命要到明年3月份才下来,到时我送他老人家一份大礼就是,哎别愣着啊,时间短任务重,来动一下……”
陈静哪肯轻易让他如愿,手上加了把力,直捏得他呲牙咧嘴的,冷笑道:“少跟我这打马虎眼,到底有什么打算,如实交待,如若不然……哼哼!”
“咝~疼!别捏了,我说,我说……我的打算呢,是两边同时投资,咱们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向。”
陈静想了想,问:“你是说把轧钢厂建在易阳,炼钢建在文定?”
“你没明白我的意思,事实上我也没打算把轧钢和炼钢两个项目分开。”杨昆连连摇头,并进一步解释道:“单纯地只建一座轧钢厂,成品冷钢坯需要重新加热,生产成本太高,如果采用炼钢+轧钢的模式,连铸连轧一条龙,不但可以省下一大笔运输和生产成本,更有助于控制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产能,其效果远不是1+1=2这么简单。”
陈静越听越糊涂,“那你的意思是?”
“光说不练没意思,亲,小手动一下……”杨昆惬意地双手抱头,靠在床沿上,看着镜中两个人的倒影,笑眯眯地说:“我的意思是,同时上两条高线,易阳一条,文定一条!”
陈静有点吃惊,“同时上两条生产线?那可是70万吨的年产量,就凭易阳一个小小的标准件市场,能消化得了这么大的产能?”
杨昆微笑着摇头,“就目前来看,有点困难,不过筹建钢厂需要时间,从征地到建成,乐观地估计,至少也要8到10个月,按照易阳标准件行业的良好发展势头,再加上本省另外几个线材消耗大县,到时别说70万吨了,100万吨也吃得下。”
要知道,他的这种自信可不是毫无来由的,事实上,再过几年,等到2000年左右,全国各地一窝蜂地上马高线时,仅邺河一地便有不下8家高线厂,每家的年产量都在30万吨以上,再加上周边省市的牛钢、长钢、安钢,每年销往易阳的线材将超过400万吨,到了08以后,这个数字还要再翻上一番!
杨昆想要做的,就是借助易阳标准件行业这个蓬勃发展的需求平台,提前搭上高线行业的早班车,尽早着手规划,尽可能多地将产品销售渠道和优质客户抓在手里,从而在未来的同行业竞争中占据无可逆转的优势和先机。
当然,过早地介入也有其不名避免的弊端,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当前的高线轧制技术国产化的整体解决方案还远远称不上成熟,部分核心设备和零配件尚依赖于进口,轧制速度和设计产能跟十几年后更是没得比,但在杨昆看来,和提前掌握本区域内行业话语权的巨大优势相比,这一切都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平时没怎么讨论过这方面的话题,陈静也就无从了解他的整体长远规划,她只是依着自己的思路继续往下分析:“连轧钢、炼钢带炼铁项目全部计算在内,两地同时建设的话,可就不是4个亿能拿下来的了,你有把握筹到这么多资金?”
“别说4个亿了,2个亿我都拿不出来,即使能拿出来,我也不打算全部投到钢厂项目里去。”杨昆拉着陈静的手,示意她坐到上面来,“重工业生产尤其是钢铁行业投资高而见效慢,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只花钱不挣钱,那可不是我的风格。”
“所以呢,我的打算是先上两座门槛较低的轧钢厂,等正式投产之后,再用其产生的利润投资上炼钢或者二线、三线,以进一步扩大高线产能。”杨昆眯起眼睛,感受着陈静温热湿润的包容,“至于资金方面的缺口,到时自然有银行方面帮忙分忧,你应该知道我跟易阳各金融机构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