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茨的效率很高,没过几天,约亨再次驾临海军部,在海军部会议室内,聚集了大量设计师,有来自各大船厂的,也有来自海军部内部的,当约亨进入会议室时,所有人起身迎接。经过一番推让,约亨最终还是被蒙茨以约亨身为皇储以及本次会议的主导者为由推上了主座。所有人员坐定后,会议正式开始。这些设计师之前已经通过蒙茨了解到了皇储反对建造防护巡洋舰的理由,因此也不用再费口舌解释了,直接进入主题——新巡洋舰到底应该怎么设计。虽然接受了皇储殿下将舰体放大的建议,但是提出的设计依然还是简单的增加一条水线装甲带,使用210毫米主炮的设计。虽然对设计师们这简单的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思路很不满,但是约亨知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德国人没有足够的装甲巡洋舰设计和建造经验,也自然无法去总结和发现其中的不足。德国设计师门提出的直接增加水线装甲带+穹甲的设计实际上依然只能算是装甲巡洋舰的初期摸索阶段所使用的甲带巡洋舰。 最早的甲带巡洋舰一般被认为是沙俄海军于1870年建造的海军上将级,虽然其采用的依然是风帆战舰的全帆装和船旁列炮设计,但是其在有着25毫米的装甲甲板,也就是平甲外,还在水线布置了152毫米的垂直装甲带,装甲带为锻铁材料铆接于木制背板,水线以上高61厘米,水线下深152厘米,使得她的水线带对开花弹基本免疫。而这种舰艇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俄国海军苦于自己国力不足,无法大规模建造铁甲舰被迫无奈下的选择,希望这种舰艇可以作为次级主力舰使用,其思考模式非常接近历史上日本人所建造的4艘决战型装甲巡洋舰的模式,都是希望用较容易建造的船型承担主力舰的工作。
由于英国巡洋舰原先的任务是护航、侦察、通报和显示武力,都是属于低烈度的任务,因此同时代英国巡洋舰,在防护和火力一下子就落后于俄国装甲巡洋舰了。因为巡洋舰自身具有航海性能好,续航力较大的特点,如果俄国的装甲巡洋舰被用于突击遍布世界各大洋的英国航运,则护卫航运的英国巡洋舰将无一能够与其单独对抗。为此,作为对俄国人的回应,1873年英国的第一艘装甲巡洋舰也被送上了船台,这就是香农号。此时英俄双方的甲带巡洋舰都是覆盖整个舰体长度的全面防护设计。 不过随着火炮技术的进步,双方都很快改变了全面防护设计而采用早期重点防护,俄国人采用的是当时铁甲舰上常见的铁甲堡设计,而英国人则是减少装甲覆盖面积,只在重点区域上布设装甲。因为缩减了覆盖面积,所以水线装甲带简直是一条狭窄的腰带,例如英国人此时最新锐的奥兰多级装甲巡洋舰的水线装甲带就只有1.67米高,所能提供的防护能力极其有限,这也是早期装甲巡洋舰被称为甲带巡洋舰的原因。
之所以发生这样的改变是因为当时火炮威力增大,而且已经采用了穿甲弹。海军上将级和香农号的全长装甲带防护,很大程度上针对的是1860年代甚至更早时期对木质战舰威胁极大的极大的爆破弹。1853年,俄土锡诺普海战,俄国就是凭借爆破弹彻底摧毁了土耳其舰队。但是随着火炮威力的不断增长和穿甲弹的采用,原有的装甲防护很快变得无法对抗迅速提高了的火炮威力。由于当时装甲材料是锻铁,防护能力十分有限。1880年代初下水的北洋水师超勇号的254毫米26倍径主炮就可以在3000米上击穿356英寸厚锻铁装甲。因此,当时主要依赖锻铁装甲或稍后的钢面铁甲的装甲巡洋舰不得不增加装甲带的厚度,才能抵挡当时大型巡洋舰上装备的200毫米以上的大口径舰炮的轰击。李鸿章在中法战争后购买新巡洋舰时提出的防护要求是:“甲不可薄于十二寸,如用钢面甲不可薄于十寸。”这基本上也是当时西方的普遍认识。但是巡洋舰的生命力和作用又更多的依赖于其速度和机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