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慌忙上千查看。
方中锦所担的十二桶水果然满满当当的,想来这一路走的及其稳当。
两个僧人心中惊讶之情更胜。一人忙找了十二根竹签,洪济则提了刚才的竹篮子笑嘻嘻地走了上来。
年轻僧人恭敬地把十二根竹签放入洪济师叔的竹篮子里。目送着三人担着水去后院。
其中一人抬头一看天色,现在还是卯时,这位方施主一个来回就是十二桶水。
上山下山一回又如此之快,说不定真能在一天内挑满五百桶水!
两个僧侣面面相觑了半日,终于都下定决心,要对这位方施主更客气一些。
不为别的,就凭方施主这身本事,便值得他们尊敬!
方中锦将十二桶水结结实实地倒入大缸之后,又是马不停蹄地挑着十二个空桶下山去了。
这一回他已是熟门熟路。山路虽然崎岖难行,但是在方中锦的脚下犹如缩地一般。
洪济与洪渡两人则是紧紧跟在他身后,一刻也不敢放松。
他们不像方中锦这样身上负担沉重,饶是如此,这一天来来回回不停奔波,也颇劳累。
就见这条小径上,方中锦他们三人不断往返,一直从天方亮起,奔走到了山风发凉,暮霭渐浓。
洪济手中的竹篮也是越来越沉。随着洪济的走动,篮子里的竹筹推挤着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
眼看他们这次上山,便是第四十二回了。而五百桶水的数额也算凑够。
洪济心中轻快,洪渡面色沉重。
方中锦脚力仍旧快捷,与早上比并未慢了多少。
这一幕统统被躲在松林后头的两人看得一清二楚。
这两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少林方丈澄晦,与早上静思殿中的洪涌。
虽然二僧都称得上“老和尚”,实则澄晦要比洪勇大上三十多岁。
不过洪涌一生研读佛经,武学上不过点到为止。
所以他看着形容老迈,反而是澄晦方丈显得更容光焕发一些。
澄晦看了一阵,也不回头,对洪涌说道:“这年轻人心性如此坚韧。若不是堕入魔道,当真是不可多得的良才。真是太可惜了!”说罢长叹一声。
洪涌犹豫了一会,试着说道:“师叔说的是。不过师侄早上曾试探过这年轻人,看他对佛法经义倒是了解深刻。
会不会是咱们料差了,他也许并不是什么魔门凶星?”
澄晦立刻回头,面容严峻地警告道:“越是这样的魔门凶星,越是多智近妖。
会解读佛经对他们并不是难事。你千万不能被蛊惑了去!”
洪勇立刻低头认错,不敢再有别的想法。
澄晦继续回头看着方中锦远去的背影,叹一声喃喃自语道:“这小子经受如此试炼,也不能激起他心中暴怒狂躁的种子。
难道还是要在‘情’字上下文章不成?”
老和尚心中慢慢浮现出一个主意,思忖着该如何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