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还准备动兵,这是怎么回事?贞观二年没有大的战事啊!
但是吕涵阳记忆之中的是原本的贞观二年,是李二签下了渭水之盟搬空了国库的那个大唐,而这一次是李二战胜了突厥,国库虽然经过去年的旱灾,粮食消耗了,可是金钱却还有。
而且在南方发现了林邑,真腊,还有周围的那一片地区盛产大米,以及冯盎去年就在岭南赶着种植了一季的水稻,现在岭南那一片地方上一批水稻丰收了。
整个岭南留下两万石的种子,直接按照粗放的方式种植,得到了粮食六十万石,这还只是一季,按照一年三季来计算,岭南年产粮食两百万石不是问题。
而这一次直接又从真腊,林邑收集了四十万石,冯盎往长安运来了一百万石粮食。直接够发动一场大战了。
巧合的是,在这个时候,草原上的薛延陀,回纥,突厥三足鼎立的局面之中,薛延陀对大唐发出了求救信号。
因为什么?因为突厥联合了回纥。义成公主将颉利的长子叠罗支为汗王,聚集了突厥残部,然后将王帐设立在阴山脚下,突厥所有的部族全都围绕王帐安居。
形成了一个防守的阵势,将所有的成年男子全都武装起来,拉起了一直十万控弦之士的军队。稳定住了突厥的政权,并且同意回纥将他们的牧场迁徙到南方的丰茂的地方。
这样拉拢回纥,打击薛延陀的局面就形成了,并且准备对薛延陀动兵了。整个草原局势变成了二打一,而不是三足鼎立。
这个情况下,薛延陀没办法,只能向大唐求救,夷男可汗可是顶不住这两家的夹攻。回鹘在薛延陀的东南面,而突厥在西南面。
虽然回纥南方和大唐之间依旧隔着一大片突厥的草场,不过那片地方已经和突厥商议好了,今后归属回纥,他们一起灭了薛延陀之后,共同抵挡唐朝。
这种情况也不是大唐想要看到的,因为这样一来,就是大唐,突厥,回纥三足鼎立了。大唐无疑是其中最强大的,那么回纥和突厥就会相互之间放弃彼此的恩怨。
然后形成统一战线,对抗大唐。这种联盟虽然不见得稳固,可是却也不是大唐乐见其成的。必须要打破这个局面,那么帮助薛延陀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