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秀峰啊,回来吧,娘怕是不行了。”大哥的话还依稀在耳畔回响,尽管语气依然四平八稳,不急不徐,但在师父听来,却无异于一声声惊雷,敲打在他心上。他知道,那个他最不愿意听到的消息,现在终于来了。他了解大哥,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亲自打电话的。这么说,娘真的不行了?娘啊,你可一定要等等我,我马上就回来了,你那个在外漂泊的儿子马上就要回来了。他心里喃喃地对自己说。
火车在连绵的山岭间疾驰,师父此刻的心情,也如同眼前这起伏的山岭一样跌宕起伏。四十年前,他就是这样坐着火车离开家乡的。当初他之所以要离开老家,离开那个祖祖辈辈生活的大山,正是因为那份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他不甘心被困在大山里,一辈子做土地的奴隶。那时候,他唯一的想法就是出去,无论如都要走出去,走出这个祖辈们世世代代居住的大山,走出这个捆绑了几代人梦想和希望的地方。最终,他成功了,他成了全村第一个在大城市站稳脚跟的人。当然,他在体验成功的同时,也品尝到了别人无法尝到的艰辛。
四十年如白驹过隙,一转眼他到了该退休的年龄。眼望着母亲在一次次探视中逐渐老去,他心仿佛被人一把揪住,钻心窝子的疼。母亲就像一盏指路的明灯,只要有她在,眼前的路就是雪亮的。如果母亲不在了怎么办?他不敢再接着想下去了。
他常想,父亲如果是一棵树的话,母亲就是一棵缠树的藤,树一旦倒下,藤也就失去了依附,变得摇摇欲坠了。父亲刚走那几年,他真担心母亲会不撑不住,轰隆一声倒下去。那段日子,母亲就像一根摇摆在风雨中的细藤,随时都有被风吹断的危险。好在坚强的母亲,最终还是挺了过来。他终于明白,母爱原来不仅仅有慈祥,还有她坚韧刚强的一面。娘啊,你可要挺住!不觉间,泪水已经模糊了他的双眼。
这次回家,师父并没像以往那样选择普通列车,而是乘坐价格最贵的动车组,他多希望马上就能见到母亲啊。尽管不清楚母亲的状况究竟如何,但从大哥打来的电话里判断,母亲此刻一定处于危险之中,说不定随时都有离世的可能。想到这里,他那颗绷紧的心再次提到了嗓子眼。
见到有人从站里出来,几辆三轮车从四周围过来,车夫们卖弄着廉价的笑容,追着问他要去哪儿,当听说是去人民医院时,就一个个悻悻地走开了。他们都很清楚,医院就在火车站的隔壁,远不过几十米的路程,哪还用得了三轮车?
穿过车站前的林荫,望着远处如树林般林立的脚手架,师父知道,他眼前的这座城市——他的故乡,此刻与这个国家的其他城市一样,正处在一种大拆大建的狂热之中。他只是不明白,难道文明和富裕,就一定意味着要让农民放弃四合院搬进楼房吗?那农具怎么办?粮食往哪儿放?牲畜在哪儿养?再者说了,难道住进楼房就意味着幸福与和谐吗?由此,他想到了自己的小时候。那时候尽管住的是平房,可那时候的邻里关系多么和谐啊。他不觉加快了脚步。眼不见为净,他恨恨地想。
进到医院,师父低头便往住院部走。因为之前曾来过几次,对宝都市人民医院的布局,他还是比较熟悉的。走到护士站,他正准备打听母亲的床位,却与迎面走来的儿子撞了个满怀。
“你不是说不来吗?”儿子看见是他,便拉长着脸冷冷地问道。仿佛站在他面前的不是他的父亲,而是他的仇人。
“儿子,你奶奶住在哪儿?”他没有理会儿子的态度,大声追问道。
“316。”儿子嘴里含糊不清地说道。说完,就头也不回地往前走去。
“多少?”
……
“这熊孩子!”师父原本想喊住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