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带着这幅笔墨一路到了文亭山上,入了县学的大门。
此时县学虽还没有正式开学,但已经聚集了不少锦团儒衫的学子,都在各自与自己相熟打着招呼,想来也是同样的心思,正好碰到几个从里面出来的学子,看相貌范铭有些印象,似乎是上次一起参加甄试的几个邻乡学子。
范铭一时还不太适应这士子间的交流方式,只是抱拳含笑着朝各人点头示意。
毕竟今后都是同学,起码的客气是必要的。
虽然要到后天才正式开学,但却是有很多事情要做的,比如到学监处领校规、课本、联络同学之谊等等,尤其是联络同学之谊这一项,历代以来读书士子的交际范围都是跟读书人之间交往,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最主要的是因为往往同窗、同年等友谊成为了一道最有力的交际凭借,也为今后官场上的进退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学同年之谊甚至仅次于拜恩府之情。
由门房领着直接去了掌谕的房中,领了校规及课业,同后世的入学手续一般,也是正常的走个流程,不过规矩更为繁茂,而且因为学生人数少,显得有些一丝不苟。
办完一些入学的手续,掌谕吩咐斋中仆役将他领往校舍中去,到校舍中时,发现早已有不少的新生学子在其中高谈阔论,显得意气风发,但明显的分成了两个团体,从衣着上看就知道是城里乡绅之子的一派和乡下来的学子一派。
邻乡的两个学子也在其中,上次县学甄试的时候倒是熟悉了,见范铭的到来,颇有兴致的迎了上去,“范兄,你总算是来了,我刚还正说你呢,说你们清河乡的怎么都还没到,以为你还没有落实好住处!”
说话的这个是邻村的陈如实,生性活泼,年纪也与范铭一样,因此还算谈得来。
范铭笑着点了点头,“已经安排好了,你们可都领了校规了?”
“都领了,倒是你,你的束脩可都送妥当了?这钱可省不得,若是礼节不周的话,怕是这一年都要遭遇先生的冷遇,这都是我家中长辈同我说的。”陈如实对范铭颇为关切,两人都是邻乡,比起其他乡或是县里的学子来说还算亲近。
范铭点点头笑了笑,“准备妥当了,正准备待会儿就去拜见学政大人。”
不想在这个事情上多纠结,轻描淡写的回答了一句随即岔开话题道:“为何今日县学中之人如此之多,这县学怕是不止上次甄选上来的三十多个吧?”
陈如实哈哈一笑,道:“当然,今年县学共有三斋(也就是班),一个斋三十几名学生,总共百名学子整。”
“一百名!”范铭有点惊讶了起来,“为何这么多?”
陈如实玩味的一笑,“你当真以为县尊大人兴学全部是甄试而来么,乡绅商贾名流早预定好了名额,再加上往年的一些学子,一百人还算是少的呢!”
范铭微微点头,虽然早就知道了这是一次半公开的内部选拔,想想也正常,乡绅商贾是纳税的大户,王知县初一上任便举兴学大事,这本就是一件能够笼络人心的手段,不趁着这个时候来‘讨好’这些乡绅大户可就是愚笨了,或许兴学的本意也就是用来做这个的,“你们是分到那个斋的?”
“咱们两个同是被分到了明学斋,其他还有慎思斋与审问斋。”
“哦,那感情好,今后咱们可要相互照应!”范铭同两人亲热招呼了一阵,范铭便抬手告辞,“我去拜见学政大人,明日再会。”
陈如实也抬了抬手,“再会。”
和乡下的学子来往没什么障碍,但看到的几个衣着富丽的几个城中富家子弟态度就明显不同了,虽然不至于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