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无法继续前往翠华山,只好带着男童寻找留身之地。
向南走出不远,他们发现一座寺庙,名为静怀。
金夕看着孤苦伶仃的孩童,决意将他送往寺内安顿,也许经此一劫,这里才是他存活下来的最好地方。
庙内很是清净,只有三两僧人。
见到有香客进入,纷纷颌首示意,一个小僧立即上前引领,走向正殿佛堂。
此时,男孩的眼睛盯向僧人光亮的头部。
“不要怕,他们都是好人。”文真拉着男孩的手,稍稍俯低一些身子低声说道。
男童第一次做出动作,只是稍微点一下头。
静怀寺的住持很快赶出来迎见几位。
金夕抬头望去,住持看上去四十左右年岁,虽然比较清瘦,可是走起路来铿锵有力,显然身有修为,细看脸庞,洁净清白,眉宇间透着祥和,最为显眼的则是左侧耳垂竟然比右侧大些,让人一眼就能认出。
善信?
他迷糊起来,一百年前,华阴般若寺内侍奉智仙的小僧便是善信,智仙离开后,责由他成为般若寺的方丈;如果算计下来,善信八十而终的话,如今正是不惑之年,当即对这个住持生出无尽好感,马上近前问道:
“住持法号?”
住持含身施礼而答:“贫僧取得寒寺之名,法号静怀。”
金夕顺着感念脱口而出:“住持可知般若寺善信?”
静怀倒是一怔,打量金夕上下,淡言道:
“百年前,般若寺香火连天,隋杨帝即生于那里,后出神尼智仙,感化天下,云游之前赐善信为方丈,善信深得神尼真传,法师更是以善泽天下,迎来无数高僧,被人敬仰,六十之龄方才离开般若,其后不知仙踪。”
那就是你!
金夕仔细看来,这静怀与善信生得一模一样,尤其是那左右不同的耳垂,世间绝无仅有,不禁心中有些敬仰,低声说道:
“在下金夕,今日赶来倒是有一事相求。”
静怀言道:“佛家普渡,万事无求,尽管道来便是。”
金夕指指身旁的男童,想要道出托付之词。
那边,文真左看右看也没寻到说话机会,趁机立即开口,“大师,我们想将此子托给贵寺,他已是孤儿,无处可去,”她又蹲下身子,好意安抚男孩,“你要好生留在这里,这里不愁吃,不愁穿……”
“咳!”金夕出声打断文真,寺庙哪是享受之地,忽然想起智仙的话语,也为了在静怀面前表现一番,立即呵斥道,“以智欺愚,方大愚,如此唬弄小儿,愚钝!吃不得苦,焉能有落脚之地!”
文真当众被奚落,立即不满,出口相讥:“以智欺愚,方大愚?你从哪里学来的?”
那边。
静怀却是面容大变。
禅语出自文真之口,完全是女子之音。
他仿佛从天际听来禅说,以智欺愚,方大愚,似乎耳边曾经萦绕过这种天籁之音,荡彻胸怀,开启佛缘,可是没有,此生绝未有过。
静怀的确有过,那是在前生,觉法之徒神尼智仙曾经字字到给他听。
金夕两人见大师惊愣,赶紧停止争执。
静怀连忙双手合十道,“瞧来倒是与几位施主有缘,”他面向男童,微微一笑,和声问道:“小施主,你目中含有怨念,可愿意在静怀之中洗去?”
小儿不懂,抬头看金夕,金夕点点头。
他便点点头。
“佛门广浩,然不准心怀杂念之人入内,你可宁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