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的骠骑兵进境迅速,在普塞罗斯好不容易列阵完毕后立即出现,只要再迟一刻都有可能会被敌军趁隙而击。
马扎尔人盘桓在帝国军的战线前踌躇不前,这让帝国军军官有些诧异。
帝国军军官凝神观察,匈牙利军骑兵很多人身上带着伤,敌军的兵力也与败兵口中的数字对不上号。
略略思索了一下,普塞罗斯很快明白,一定是克桑西大队给予了马扎尔人重创。
即使是帝国军军官看不起的农兵之中也是存在精锐部队的,例如色雷斯军区的克桑西大队。
在东帝国鼎盛时期,算上海军军区,曾经拥有过多达四十六个军区。
农兵在希拉克略王朝时期占据了主体,从没有低于三十万这个数字。
但是现在帝国疆土的萎缩,国力日衰,军区农兵被权贵们压榨,逐渐的被淘汰出了军界。
以至于到了阿莱克修斯一世皇帝时期能够动用的仅有外族雇佣军了。
这是时代的悲剧!
但是并非完全如此,色雷斯军区是其中的特例。
那里的人民以坚忍不拔的品质深受帝国军界的亲睐。
色雷斯人是为数不多能够担负起重要战役,作为主力使用的农兵部队。
匈牙利军就是错误的估计了克桑西大队的抵抗意志,选择了错误的攻击目标。
战斗到最后,马扎尔人痛苦的发现,他们虽然全歼了色雷斯人,消灭了克桑西大队,但是却也崩掉了两颗牙齿。
贝拉国王阴暗的心思不足为外人道,因此他只悄悄的调拨了为数三千人的骑兵提前进入战场。
这支军队的兵力不多也不少,如果从帝国军第三军团两翼同时发动攻击自然略显不足。
但是倾力投入一侧予以打击,自然可以收到排山倒海一击破敌的奇效。
特别是在帝国军指挥官自以为得计的时候出击最是奏效。
只是色雷斯人的死战让匈牙利军损失惨重,近半骑兵折损在先前的战斗之中。
现在马扎尔人的指挥官盖萨犹豫着,还要不要与眼前的帝国军再次厮杀。
双方的兵力上估算,对面帝国军近乎是匈牙利军的两倍。
不过敌军前排士兵的士气似乎不高,从他们的身形、步伐、以及握枪的姿势就可以看出,这些士兵不足为惧。
可是后面的帝国边防军就不同了,列阵严整,军官将队形排列的层次分明,士兵步履整齐,毫不动摇。
难办了!
但是远方的匈牙利军号角不止,盖萨很清楚,这是贝拉国王在为他争取时间。
假如他没有成功击溃帝国军,打散第三军团的阵线,等他回去,面对就是战败的指责和国王的惩罚。
战刀挥下,匈牙利将军还是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在这里,在这片土地,消灭罗马人!
骑兵们冲锋起来,骇人的威势让前排列阵的都拉佐大队士兵惊恐不已。
不过退不得,边防军的长枪就顶在后面,谁退,谁死!
骠骑兵潮涌般进入帝国军战阵,前排如同奶油私的被切开,死者狼藉,不可胜数。
也算他们为帝国做出的最后贡献了!
普塞罗斯抽出自己的短刃,已经做好了战死的准备,没有多余的话语。
在场的士兵多是军官视如手足的同袍,大家心意相通,不惧生死。
敌军的战马驰突进入第二排的帝国军长枪兵阵线。
倚仗密林的丛集,帝国军无法列成完整的战线,但是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