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自主持战事。
徐璠听到出现这个变故,亦是感慨林晧然的运气很好。
“元辅大人,咱们大明亦不是非要用林若愚,可以借此机会另择贤能嘛!”吏科都给事中胡应嘉显得浑不以为然地道。
黄光升和王廷听到这个提议,脸上很快浮起了一抹苦涩之色。
徐阶将白色丝巾放下,却是进行反问地道:“克柔,那你,现在京城谁人能够接任兵部尚书一职?”
“若是兵部尚书空置要急于填补,自然是兵部左侍郎赵炳然!”胡应嘉按着官场历来的规则,当即便是回应道。
旁边的工部左侍郎张守直听到这个人选,当即轻轻地摇头道:“胡大人,且不赵炳然这么多年并没有什么功绩,现在他已经转投高拱和郭朴,恐怕不会接这个兵部尚书的位置。哪怕他真接下兵部尚书的位置,亦是很难让人信服,大家还是会呼吁林若愚回来主持大局!”
在当下的大明朝,如果当年的杨博对军事还有些指手画脚的资格,但随着林晧然凭借着山竹滩大捷崛起,整个大明朝廷已然是没有第二个人敢抢林晧然的兵部尚书了。
特别是在辽东战事随时打响的关键时刻,更需要林晧然归来主持大局,而不是像赵炳然这种没有太显赫战功的兵部左侍郎。
“京城这么多官员,难道当真找不到一个能取代林若愚的人选了吗?”胡应嘉亦是意识到问题没有自己想象般简单,却是不由得嘀咕道。
徐阶心里不由得暗叹一声,亦是淡淡地道:“论到军事才能,现在京城没有一人能跟林晧然相提并论,亦没有人能比他呆在兵部尚书上更让人安心!皇上在得知辽东军情后,虽然同意将林若愚的请辞疏留中,但仅是给三天的期限!”
在他最初的计划中,却是想要用这个案子拖着林晧然,进而在其他方面继续施压于林晧然,最终达到逼得林晧然致仕的目的。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偏偏蒙古人在这个时候前来捣乱,却是打乱他的整个计划,让到他不得不重新调整计划。
“三天期限,那该如何是好?”刑部左侍郎钱邦彦的眉头微微蹙起,显得担忧地询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