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进攻,反而采取包围战术,长期封锁的话,左营这个地方就是死地了。
可就算是被封锁,注定要死的话,那也需要一个死亡的过程,真正的疾病是,左营高层内部出现了问题,科林跟周琅就目前的局势意见出现了分歧,而且俩人都很坚持己见。
科林认为目前敌人采用了最正确的战术,抓住了己方兵力不足的死穴,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扩张兵力,他要求周琅立刻拿钱出来,在城里招募当地士兵。
“勋爵,这种做法只会让我们更加被动。贸然雇佣当地人作为士兵,他们的忠诚完全无法保证。”
周琅觉得这简直就是常识问题,根本就没想到科林会提出这种业余的建议。
他们跟当地的关系表明上不错,但那是基于他们不骚扰当地人,还能给当地人带来实惠的情况下,周琅认为当地人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他们得到物资,可从当地招募士兵,这就太异想天开了。
在这里能招募士兵的地方,一个是左营城里,这里毕竟过去是凤山县城,尽管官府搬迁,带走了官员、胥吏和士兵等几千人,可留下的居民依然有两千多,这些大都是商人、工匠,以及一些店铺的伙计,另外还有一些闲人。这些闲人倒是能雇佣来,但恐怕一打仗,他们就当了逃兵。城外有几个村庄,比如渔村万丹村。可问题是,之前跟万丹村打过一仗,杀了他们几十个村民,现在家家戴孝,不组织起来来寻仇就不错了,万丹村民是不可能来帮他们打仗的。
左营附近的几个乡村也不用考虑,乡村社会的中坚力量是地主和宗族,这些宗族势力不可能投靠一个不靠谱的外族势力,反而在左营失陷之后,几个村庄的青壮都武装了起来,组成了团练,他们不帮当地官府来打左营就烧高香了,还指望能从他们哪里招募士兵。
可是科林就是不信:“忠诚?周先生,您是再跟我开玩笑吗!这世界上还有比效忠金钱更坚定的忠诚吗?只要你愿意花钱,多少人雇不来?而且我不需要多少人,只要在给我三百个人,我就能打出去,解除敌人的封锁。”
周琅心中暗叹,文化差异啊,他大概能猜到科林的想法。作为一个生长在以雇佣兵为主力进行战争的国家,科林对拿钱办事的士兵实在过于放心了。
周琅只能解释:“勋爵。我必须郑重的提醒你,我们是不可能从周围村庄招募到士兵的,这不是钱的问题。你应该知道,不久前我们还在港口杀过人,中国的乡村各个村庄之间都是有亲戚关系的,我们杀了渔村的人,周边的村庄肯定不会跟我们合作。我们能招募到的,最多就是城里一些无业流浪汉。这些人是靠不住的,你前脚出去进攻,后脚这些人就可能打开城门迎接清军进城。”
科林哼道:“这不可能。我会带着他们一起去进攻。我保证您担忧的事情绝不会发生,我们在印度招募了数万士兵,我们知道如何利用东方人来打仗。”
周琅总算知道科林提议雇佣当地人的信心来自何处了,这原来是将在三哥身上试验出的经验套用在中国了啊。
周琅知道这个时代的英国人太过自信,跟他讲地域文化是说服不了他的。
周琅叹道:“我不想说临时招募的士兵在战场上的战斗力问题,我想你比我更清楚。我只想说一点,就算你成功发起了进攻,突破了对方的封锁,也无济于事。他们即便不用軍队来封锁,当地官府一封公告,就足以让大多数商人对来左营贸易望而却步了。也就是说,就算你打赢了正面的敌军,也无法像之前那样,从当地商人手里得到继续坚守这里的物资。”
科林很倔强:“周。这是借口。你说服不了我,没有一个商人会拒绝生意的,我们可以提高价格,自然会有人给我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