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
在另一个方面,普鲁士外交界也开始行动起来,俾斯麦极为兴奋。
他认为事情比战前所有人能想象到的情况都好,俄国在很难从战场上击败的情况下,竟然自己内部政变了,并且向普鲁士提出了求和的要求。
俾斯麦坚决支持普鲁士尽快与俄国达成协议,他认为这是一个能从俄国得到大片领土,又能得到俄国感激的,前所未有的好机会。整个外交史上,都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
普鲁士国王对此也很感兴趣,他主动询问俾斯麦,能得到那些领土。俾斯麦告诉他,可以在得到整个波兰的情况下,得到俄国的感激,前提是在俄国目前的困境下,普鲁士要率先表示对女沙皇的支持,这样女沙皇一定会做出让步,同时对普鲁士的支持表示感激。
国王又询问芬兰问题,俾斯麦坚决反对普鲁士夺取芬兰,他认为芬兰的价值不大,过于靠近俄国出海口,况且普鲁士的海军十分弱小,根本就不足以跟俄国的波罗的海舰队抗衡,一旦夺取了芬兰,会将普鲁士的力量被迫牵扯到海军竞赛中,普鲁士的国力无法支撑一个庞大陆军的同时,还维持一个强大的海军。所以他认为,即便夺取了芬兰,迟早也要失去。
国王沉默了片刻,斥退了俾斯麦,此后再没有召见他。
俾斯麦焦急的等待着国王的决定,他很希望国王能直接派他去俄国跟女沙皇谈判。
外交大臣告诉俾斯麦,俾斯麦的态度让国王很不快,国王既不像接受无法得到芬兰的现实,也顾虑单独媾和的名誉问题,普鲁士跟奥地利现在是盟友,单独媾和,会影响到普鲁士的国家声誉,以及国王的名誉。
俾斯麦告诉外交大臣,普鲁士必须赶在大国介入之前,迅速跟俄国达成单独协议,否则一切都决定于大国的态度,将失去俄国的感激。而且也未必能从容的跟俄国进行波兰领土的划分,至于名誉问题,在国家利益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俾斯麦无法说服国王,反而发现国王继续命令威廉亲王在波兰发动攻势,俄军确实受到的影响,大量士兵逃亡,战斗力大幅度下降。可他们依然能节节后撤,保持整体完整。
俄军已经撤退到了西德维纳河以东,第聂伯河上游,距离莫斯科已经极近,必然不会再次后撤,而是依托莫斯科高地、中俄罗斯高地等地形进行固守。
普奥联军在推进中已经脱节,普鲁士率领的北德意志联军主攻北线,抵达了西德维纳河一带,跟俄军在里加湾一带隔河对峙;奥军则从利沃夫一带,向基辅方向推进,显然盟军在击退了俄军主力之后,也已经有了私心,都希望在谈判桌上,为各自的国家争取筹码,希望占领更多有可能划入自己国土的土地,奥地利占领基辅,就有足够的理由要求第聂伯河以西的乌克兰领土。
女沙皇的继承权声明在贵族议院宣读,明确表示,她跟乌拉尔国王的子嗣,不会继承俄国沙皇皇位,未来的俄国储君,将从亚历山大二世目前的两个王子中挑选一个,为了避嫌,两位王子将被其母亲,黑森达姆施塔特大公国的公主,送回娘家抚养。
用这个条件,也说服了沙皇的妥协。沙皇表示愿意退位,但他拒绝被监禁,他也不愿意一同前往达姆施塔特大公国,他愿意去瑞士居住。俄国政府每年将向他提供二十万英镑的津贴。
这一切都写入了协议中,并在大牧首、和贵族议员的公证之下进行,外国领事列席进行见证,并将这些情况迅速的回报了本国政府。
同时叶尔莫洛夫跟戈尔恰科夫进行了会面,戈尔恰科夫之所以沿着海岸退往西德维纳河,因为哪里更接近彼得堡,显然对莫斯科并不放心。
叶尔莫洛夫希望戈尔恰科夫能够随他一起回莫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