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啪,噼啪”
剧烈燃烧的松枝发出一阵阵儿呻吟般的脆响,暗红色的火苗将周围的积雪迅速灼融,同样的,火苗辐射出来的灼热,也令守在一边的陆诚连续数天来第一次感受到活着的幸福。
摘下早已没了样子的手套,陆诚将双手凑近火堆,感受着那久违的絮暖,只觉得潜藏在皮肉下的血光似乎都被融化了,浑身上下暖洋洋的,只想着要是能一直这样幸福就好了。
烤了会火,感觉身子都暖过来了,陆诚才想起自己的午餐问题。当初从那名芬兰狙击手身上搜出来的驯鹿肉干还有一些,这时候拿出来正好热热吃掉。
拖过身后的行军袋,陆诚一通翻找,结果没找到藏起来的驯鹿肉干,却翻出来一本硬皮本的日记,这是他前身的日记。
在触碰到这本日记的时候,陆诚的手停了下来,一种很奇妙的感觉从他的心底升起,他不知道如果自己翻看这本日记的话,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是在看别人的历史呢,还是在回顾自己的过去?
放弃了继续寻找肉干的想法,陆诚将日记掏出来,放在蜷起的膝盖上,慢慢翻开扉页。
“鲍里斯?阿尔希波维奇?库廖科夫,”这是日记主人的名字,也是陆诚现在的名字,一个标准的俄罗斯族人的名字。
日记是从一年前开始写起的,是陆诚的前身刚刚进入列宁格勒军区第九集团军第163师时开始的。一页页翻过去,里面记载的都是一些在军营里发生的琐碎事情。
陆诚的脑海里还存留着一些前身的记忆,说起来,鲍里斯的出身是很不错的,他的家乡在金吉谢普,那是个距离圣彼得堡不远的城市。他的父亲,老阿尔希普出身皮匠家庭,1913年时,因不满贵族的盘剥而投身革命,先后参加过二月革命和伟大的十月革命,是个资深的布尔什维克战士,在同样老资格第一骑兵军中服役,并担任团长职务。不幸的是,1921年,在抗击白匪军的战争中,老阿尔希普挂掉了。
有时候陆诚就在考虑,如果这个便宜老子还活着的话,估计他现在就可以回家安安稳稳的做个衙内了,1921年的团长,到现在怎么样也能混成个师长什么的了吧?不要担心什么“大清洗”,那可是第一骑兵军,数数被清洗掉的苏军高级将领,有几个是出身第一骑兵军的?
作为革命烈士的后代,自幼没了母亲的鲍里斯被送进了列宁格勒保育院,并在18岁的时候,经由“列宁格勒支援陆海军志愿协会”推荐,进入普斯科夫军事学校学习,直到一年前毕业,以一名少尉的身份进入军队。
少尉是鲍里斯的军衔,排长是他的职务,不过他现在只是个光杆排长,手下的人这会估计都被雪埋了
有些愁啊!
合上手里的笔记本,陆诚叹口气,作为一名基层军官,他不知道这次即便顺利的逃回苏联,自己又将面临什么样的命运,可话说回来,不回去又能如何?留在芬兰?那纯粹是找死,芬兰人对一个东斯拉夫族裔的俄罗斯人不会有任何好感。远涉千山万水,跑回中国去?别逗了,且不说他能不能回去,即便是回去了,凭他现在这幅驱壳,也做不回一个中国人了。
他现在已经不是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了,而是一个金发蓝眼的俄罗斯人,他也不叫陆诚了,而是叫鲍里斯,鲍里斯?阿尔希波维奇?库廖科夫。
身前的火堆明显小了很多,陆诚的思绪收回来,搓搓手,站起身子,准备再去捡上两支枯枝。
几乎就在起身的那一刹那,陆诚猛地打了一个冷颤,他眼角的余光发现了异常,在左侧十几米远的地方,一个隆起的小小雪堆似乎动了一下。
这时候又没有风,雪堆自然不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