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重理,另一脉则偏邪!”龙灵儿解释说,“历朝历代,我们这两脉可谓是不共戴天,两方人马相遇,一定要分个你死我活!过去的数百年里,我们这一脉相对比较式微,从近代开始才渐渐占据了主导!几十年前,我外婆主要肃清的也是这一脉!”
“草鬼婆”又叫“蛊婆”,蛊在湘西地区俗称“草鬼”,相传它只寄附于女子身上,而这些有蛊的妇女就被称为“草鬼婆”。
苗族几乎全民信蛊,而草鬼婆的身份只在女子间进行传承,如某蛊妇有女三人,其中必有一女习蛊。也有传给寨中其他女子的,如有女子去蛊婆家中学习女红,被蛊婆相中,就可能暗中施法,突然在某一天毫不经意地对该女子说:“你得了!”该女子回家之后必出现病症,要想治疗此病,非得求助于蛊婆,蛊婆便以学习蛊术为交换条件,不学则病不得愈。因为一切在暗中进行,传授的仪式与咒语,外人无从得其详。
“那古代的那些记载是真的吗?”牧原好奇地问。
《永绥厅志?卷六》的记录,真蛊婆目如朱砂,肚腹臂背均有红绿青黄条纹;真蛊婆家中没有任何蛛网蚁穴,而该妇人每天要放置一盆水在堂屋中间,趁无人之际将其所放蛊虫吐入盆中食水;真蛊婆能在山里作法,或放竹篙在云为龙舞,或放斗篷在天作鸟飞,不能则是假的。所有的真蛊婆被杀之后,剖开其腹部必定有蛊虫在里面。
“算是吧!”龙灵儿点点头,“不过有很大的水分!食蛊如同吸毒,虽然可以激发一定的内在潜力,但却为自身留下了很大的祸根和隐患,自古以来,族里被主蛊反噬的事情时有发生,导致大量的杰出人才陨落,这也是巫蛊逐渐被禁止的根本原因!”
像中国很多古法一样,苗蛊也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巫医,而且多以毒虫为主,自愿将自身作为祭品奉献给邪虫或者异兽,如蛇蛊、蛙蛊、蚂蚁蛊、毛虫蛊、麻雀蛊、乌龟蛊等类。蛊在宿主身上繁衍多了,如果找不到吃的,就会向有宿主进攻,索取食物。
在医学不发达的远古时期和边疆地带,这种医术基本上就是饮鸩止渴。除此之外,蛊主在部落中享有一定的特权,受其他人的敬慕,蛊术也慢慢地成为一种统治手段。随着历史的发展,医术变得逐渐发达起来,也逐步对草姑婆的合法统治权提出了挑战,巫蛊和药蛊的分裂大抵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的。
药蛊一脉主张摒弃邪恶的炼化手法,尤其力推把寄宿关系转变为互惠关系,将蛊术作为保护家园的武力手段,而且只能在小范围内进行教习。药蛊的这些主张无疑是进步和具有辩证思维的,因为蛊术的恶名早已远播,导致苗族处于王化之外,这不但大大降低了苗族的进步,甚至还给他们带来多次灭顶之灾。以近代为例,历朝历代都想对苗人进行大规模的扶植,但却往往惧怕于蛊术而举步不前,甚至多次遭受巫蛊一脉的迫害。
“苗族中的姓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得姓于远古氏族部落和首领的名称,第二类,源于图腾崇拜,第三类以祖居地之名为姓。”龙灵儿解释说,“巫蛊大多数都出自第一支,尤其是驩兜这一脉,而我们属于第二支!”
“格肸(zhi)?”
“嘻嘻!牧原哥哥,看来你对我们这一脉还挺了解的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