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炮的雏形已经出现,稍后就能与乔伊的李-恩菲尔德步枪,一起在六月定型。
来自汉堡造船业的王者,德意志帝国最新的造船巨头,最近加入腓特烈皇储新经济政策阵营的,布洛姆-福斯造船厂的所有者,赫尔曼-布洛姆先生与恩斯特-福斯先生,在氧气与乙炔气混合后的展示里,敏锐的发现了与气焊相关的气割工艺,气割工艺对钢板的快速切割,必将会对造船业造成的巨大影响。
同样是乙炔气,作为鲁尔区钢铁联合体代表的奥古斯特-蒂森爵士,则看到了乔伊一直说的,对镍铬合金钢表面渗碳工艺的曙光,有了3000度的乙炔气,合金钢钢表面淬火渗碳工艺将不存在任何难题。
莱茵钢铁企业主席霍德-博格威克斯则对氧气情有独钟,作为冶金业的专家,自然知道在冶炼过程中,对液态铁水吹氧能获得优质的低碳钢(不锈钢)。
而来自维多利亚皇储妃基金会的研究成果表明,在有色金属的冶炼工艺上,通过转炉吹氧法的使用,将使碳钢、合金钢以及铜和镍的生产速度更快、产量更大,最重要的是成本更低、投资更少。
在霍德-博格威克斯的眼中,工业法大批量生产的低价氧气,简直就是钢铁业的气体黄金。
克劳修斯教授则对林德教授液化空气中,剩下的一种不肯液化的气体很感兴趣,克劳修斯教授决心帮助林德教授把这种气体也变成液体。
工业气体的实际作用,绝不仅仅于此,但首先将工业气体这个科技树上明星点亮的德意志工业,必将在各个领域领先于其他国家。
林德教授柏林之行的大获成功,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其实带着这些气体来柏林之前,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找到的这些气体,具体能运用到那些行业中去,反而是格鲁森爵士为他特别写了一份推荐信,推荐他到维多利亚皇储妃基金会去找乔伊。
在自己的教子告诉自己,基金会的实际当家人是11岁多的孩子时,林德教授只是将这封推荐信视为,自己万一在柏林找不到投资的时候,最后去碰碰运气的无奈选择。
林德教授自强的想法虽好,但命运总喜欢开玩笑,自己行程早被自己的教子斯托林卖给了乔伊,林德教授刚到柏林就被乔伊派人请到了太子宫,在一群衣着得体的大人物面前,自己的气体一经确认后,维多利亚皇储妃基金会就递给自己一份,难以拒绝且超乎想象的投资协议。
第二天,全德国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厂,也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在杜塞尔多夫、多特蒙德、科隆、马格德堡、汉堡多地同时兴建,只用了一个下午,林德教授就完成了自己人生最大的改变。
与历史轨迹稍稍不同的是,由于基金会的投资中有职业经理人管理企业的条款,林德教授最终还是选择继续从事科研与教育,而将企业的经营委托给职业经理人运营,自己则安心享受林德企业高达33%的股权红利,以及维多利亚基金会的专利分红。
在日后林德企业,尤其是林德气体所带来的滚滚红利面前,林德教授始终庆幸自己的选择,既能安心的从事自己最喜欢的科研,又能免去经营企业的辛苦,还能享受自己专利带来的优渥的生活。
在乔伊忙碌中的第二位受益者,是一位与历史同时期相比,还名不见经传的德国年轻人彼得-贝伦斯先生(Ps.贝伦斯大师的出生时间为1868年,本书为了情节需要,将大师的生日推前10年。)。
这是一位在柏林与波西米亚之间游走的画师,年纪虽轻但在柏林时尚界已小有名气,他时尚的胶板插画受到柏林上层社会年轻女性们热烈的追捧。
乔伊在姐姐的时尚杂志里,老早就注意到了这位署名彼得-贝伦斯的年轻人。按照乔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