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八月未央。盛夏使节的楚国满是有关寝宫的流言蜚语,另一件事大事,国债和四国金银却少有人关注。正如后世所说,最了解你的人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敌人。
靠着拼凑得来残缺消息,国尉府、墨家所属的侯谍一直在归总分析楚国的情报。两个多月前知己司司尹屈开的自杀让国尉府兴奋了好长一段时间——国尉府中,屈开从来不叫屈开,而是叫做屈锁。有这把锁在,秦国侯谍难以渗入楚国——一直到现在,每每想起这件事,秦王赵政和卫缭都会会心笑起。
这不是秦国侯谍的功劳,正因这不是秦国侯谍的功劳,两人才会会心笑起。屈开不是死于遗书上所说的抑郁,而是死于县尹封君的内斗。屈氏成为王臣久矣,政治立场与封君没有什么区别,如今县尹势力尽数坐大,势单的封君肯定不能再掌管知己司,这才有屈开的死。
屈开死后,谁为知己司司尹是国尉府讨论最多的问题,卫缭断定接管知己司的将是县尹,果不出他所料,继任知彼司司尹的正是县尹出身的鄂乐。
貌似强大的楚国,还没有彻底击垮秦国内斗就如此之烈,足可证其离败亡已然不远。这也证明了秦政商法之优越,郡县制度之卓异。丞相王绾曾经说过,荆国之政乃内斗之政,一旦无有外敌便要内斗。如今看来只要外患稍缓,楚国便显露出内斗的本性。
屈开的死是内斗,王后之争也是内斗。只是斗的是什么,秦国有点没看懂。看不懂主要在芈玹。太后赵妃是赵女,赵女要立赵国公主为楚国王后,这不能理解。可芈玹是谁的人?她既不是封君的人,也不是县尹的人,只能是楚王一人的私宠。
王后之争理当是楚王为一己私宠,与赵妃、王臣之间的争斗。想到芈玹,赵政心里总是忍不住念叨起华阳祖太后。当初华阳祖太后确有意让芈玹嫁于楚王,赵政当初不理解,现在不但理解还觉得祖太后高明。
秦楚战局未定,如果楚宫全是反秦之人,对秦国甚是不利,芈玹嫁入楚宫就不同了。必要的时候让芈玹为秦国传几句话,表达一种态度还是可以的,这也是芈玹书信里所表达的意思。只不过她的意思极为委婉,说的是秦楚弥兵盟好。
‘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赵政无意与楚国弥兵盟好,乐意看到楚国宫廷内斗必然产生灾祸。灾祸现在没有发生,日后肯定会发生。
除了县尹与封君,除了王臣与私宠,楚国第三场内斗就是四国金行了。债券是什么赵政懂,国债是什么,赵政就难以理解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既然天下的土地和人丁都是大王的,那还有什么国债?
国债难懂,用承兑承销国债换取拥有四国铸币权的四国金银那就更加难懂。铸币本该属于朝廷所有,但凡私人铸造必要治罪,这岂能交予五蠹之一的子钱家?若是子钱家执掌四国金行后,大肆铸钱,再行轻重之术,岂不是天下大乱?
曲台宫正寝,赵政正在听闻丞相王绾、左丞相隗状、国尉卫缭等人禀报楚国的第三乱:钱乱。
“大梁飞讯所告,下月起,各国子钱家将执掌四国金行。到期之八万七千金四国国债全由子钱家承兑,新发之三十万金国债全由子钱家承销。新债之期为十年,年生子钱一成。又有发卖之折扣,其折扣为百折其三,三十万金折九千金之多,此钱为四国金银所得……”
熊启之后,王绾任秦国右丞相,左丞相仍然是隗状,只是他已经几乎不管事了。听闻楚国真把四国金行金行交给子钱家执掌,赵政忍不住站起,汇报的王绾立着不动,声音只好再大一些,好让赵政能够听见。
大婚是在纪郢,四国君王与子钱家盟誓则定在大梁北城。盟誓还没有开始,消息在大楚新闻登载之前已经传遍了天下,也传到了咸阳。国债、金行(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