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夫人听了赵有剩家的回话,这才放下心来,叫丫鬟拿了一对赤金镯子赏给她,请她下去吃茶。
世子夫人看着一院子的箱笼,心里叹道:怪不得祖母偏疼苏苏,什么好东西都想着她。
如今看来,明明是这主仆两个互相惦记。不说苏苏在去西北一路上随着信件叫人捎回来的各地特产,就说中秋的节礼,也是吃的穿的玩的用的。
其实苏苏还是太谦虚了,她送来的有些物件儿,便是世子夫人也不得不说一声“稀罕物”。
老夫人看了看礼单,虽说她不在乎苏苏给她送什么东西,但看见可心可意的,心里自是也很是高兴。
不独是因为那点子东西,而是证明自己没看错人,也叫那些认为自己偏心的无话可说。
她就是偏心,谁叫苏苏可人疼呢!
老夫人对孙媳妇和孙女道:“正好将苏苏给你们的顺手带回去,也省的我叫人给你们送去了。
我看苏苏还送了四对熊掌来,叫人取了一对泡上,你们晚上过来吃,叫人做一道‘掌上明珠’,六丫头爱吃红扒熊掌,也做一道。”
如今老夫人跟前只剩下一个六姑娘,她又离了爹娘身边,自是对她多有偏疼。
世子夫人听了笑道:“我那还有娘家送来的广肚、加上宫里娘娘赏下来两只飞龙,南边进上来的猴头,咱们干脆凑个山、海、禽、草四珍馐!”
六姑娘也跟着拍手,笑道:“回头写信告诉苏苏姐姐,叫她眼馋去吧!”
因为如今宋家有了第四代,所以府里上下也改了称呼。
老夫人成了太夫人,世子夫人在家称呼为大奶奶,新进门的二少夫人自然是二奶奶。
这位二奶奶是礼部左侍郎的太太薛老淑人的嫡亲外孙女,父亲虽出身寒门,却是先帝时期平德十八年的状元,娶了薛家嫡女,一直在外任职,如今也是正四品知府。
不说顺安伯府,二老爷不过是七品官,二少爷还是庶出,又有那么一位嫡母,论身份倒还是二少爷高攀了。
只薛老淑人和宋老夫人交好,见过宋家几个儿郎,世子且不说,下剩年龄差不多的,尤属二少爷最是稳重。
如今也是举人身份,虽说不准备在考,要像他爹一样捐个官,但凭着顺安伯府,那也是大树底下好乘凉。
姑爷是干实事的,这回回京又求了个外放,而且还是云南那边,女儿是一定要跟着去的,只外孙女都十四了,挑来挑去也没有可心的,薛老淑人便将外孙女留了下来。
又看了两年,这才看中宋家二少爷,她也不是个扭捏的,请了族姐镇国公府老夫人向宋老夫人透了几句,叫两个孩子见了一面,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
去年八月下的小定,今年五月里也是红妆十里嫁给了顺安伯府。
二奶奶虽是二房的长子媳妇,但宋家分产不分家,上头有作为世子夫人的长嫂,她只要将自己小院打理好就行了。
加上又是天真烂漫的性子,很的老夫人喜欢不说,二太太装清高装惯了,大家彼此当对方不存在那是再好不过的。
虽然她嫁进宋家时苏苏已经去西北了,但先前也是见过几面的。
她虽天真烂漫却不傻,见世子夫人给苏苏备了节礼,她也捡出了一箱子远在云南的爹娘叫人送来的土特产,果然叫老夫人很是高兴,私底下给了她一盒子二十来颗龙眼大的大东珠。
这会儿听了大嫂子凑趣,便也拉着太婆婆的手道:“嫂子凑了一个四珍馐,我没甚好东西,便凑四个果碟。回头六妹妹也别写信了,干脆画一副珍馐图,告诉苏苏,只说不是我们小气不给她吃,是路远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