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替换了封面文章,在最新一期刊物中,刊登了不到三页的《ang-Li Pair 和晶格频率》综述性论文,更是直接省去了审稿这一步骤。
王一男通过电子邮件寄送到《物理评论快报》的是论文的完整版本,不但有理论,还有超导临界温度的计算,包括了钙铜氧化物以及最后钛钙铜氧化物的结构和实验结果,论文一共有四十多页,论文里面还包括了非常艰深的数学推导和计算。
《物理评论快报》限于压力,也不能去找普林斯顿的人做审稿人啊,于是邀请了哈佛以及ULA的低温物理专家进行审稿,问题是要理解论文中的拓扑群还有微分流形实在是太困难了,审稿的专家纷纷表示不是臣妾不负责任,实在是臣妾真的看不懂啊。
想到新闻发布会直播中的超导现象应该不可能是造假的,而且要造假的话,需要说服整个华国的科学界来配合造假,这个难度未免也太大了吧,一咬牙一跺脚,《物理评论快报》编辑部决定也赌一把了,最新一期杂志,全文刊登王一男/李文静的论文。
这个英明的决定也得到了王一男的好感,以后《物理评论快报》包圆了王一男他们实验室的最新成果。
但是王一男和李文静没有想到的是,在ang-Li Pair 和晶格频率理论得到物理学界普遍承认之前,他们提出和改进的分子编织技术首先在化学界得到了广泛承认。
最先发表出来的,是JAS的预印本,相对物理理论而言,化学方面的审稿要容易一些,而且没有那么多抄袭和派系,站队的顾虑,基石轮烷的制作,以及使用光化学,电化学手段装配晶体的论文很快在JAS网站上发布了,并且加了编者按,“分子电梯诞生以来最大的成果,真正的分子装配工出现了”。
化学界的反应比物理学来的更快,也许是因为分子机器这些年属于热点的缘故,而且相对物理学新的超导理论而言,王一男他们的化学相关论文没有太多艰涩的理论,只是一些精巧的构思和容易重现的实验步骤。
很快,根据网站上刊登出来的预印本里面的实验步骤,几家顶级大学的化学实验室重现了王一男他们的试验。
基石轮烷立刻成为热点中的热点,所有有头有脸的化学实验室,都开始利用基石轮烷组装各种各样的分子结构,当然,他们没有哥德尔系统这个作弊器,成功率那是非常感人的。
在这场竞赛中,帝都大学更不可能落后了,要知道,林校长可是正牌的化学专业,很快,帝都大学-容与公司分子机器联合实验室,第二个联合实验室成立了。正好,原来的超导联合实验室在保密单位里面,很不方便。
好在帝都大学里面地盘够大,弄两个实验室,再安排两个新扎教授的办公室还是很容易的,于是在理学院的一栋小楼,帝都大学专门拿出一层来,低温物理联合实验室、分子机器联合实验室都放在这里,还专门给王一男,李文静安排了专门的办公室。
当然,蓝星上也不都是和谐的声音,这么大的事件,怎么会没有人来蹭热度呢,首先是民科跳了出来,
“古老的太极理论早就预言了超导体的存在,ang Li 电子对实际上就是太极里面的阴阳两极,我在十年前就预言了这种阴阳电子对的存在”,
“从易经卦象看氧化物的超导特性,铜原子和钛原子的分布,跟乾上坤下的卦象是完全一一对应的”,围脖上,不知道什么人开始转发了好几篇专业民科的文章,然后纷纷@王一男,或者林校长等等相关领域的科学家。
你别说,还真有不少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觉得民科说的很有道理啊,于是他们开始各种蒙圈,请求专家解答。
不得已,帝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