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家乡故土有一段日子了。
位于北太平洋的这两个岛屿及附近海域并未发生地震,国际地震中心、美国地震网、俄罗斯地震网连微震也没监测到。
越平静,越纠结。
正如俄罗斯的一个寓言故事,一位俄国老父亲有一位貌美如花的女儿,有一天,他们家附近忽然驻扎了一支军队,老父亲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头发一把把的掉落。
几个月之后,老父亲的女儿怀孕了。
老父亲结束了煎熬:“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美、俄罗两国对于乌尼马克岛和尼科尔斯科耶岛的地震监测工作,依旧不敢放松戒备。
美国国防部对于沈奇的保护,仍在继续。
沈奇提出的新型地震模型,引起了国际地震界的高度关注。
美国地震学研究联合会(IRIS)由美国100多所大学联合创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华盛顿。
IRIS一年一度的学术例会照常举行,沈奇和普林斯顿其他地震学家应邀前往华盛顿,参加IRIS地震学术会议。
在会议大厅,沈奇见到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地震学家威灵顿教授。
作为“地震不可预报理论”的坚定支持者,威灵顿教授曾抨击沈奇,认为沈奇的新型地震模型不靠谱,能猜中一次地震靠的是运气。
再然后,沈奇预测的第二个地震点发生里氏7.0级地震。
“那么沈教授,请跟我们具体讲讲你的新型地震模型吧。”威灵顿教授的态度剧变,一个人能在短期内,在大致地理范围内预测到两次地震,此人必然身怀绝技。
“好的。”沈奇手持翻页笔,开始讲解他的PPT:“首先,我们必须给地震定量,定量地震学才是有意义的地震学。”
“我所提出的这个新型地震模型,实际上还是个半成品,它需要进一步完善,需要完善的部分中的60%是物理学问题,剩下的是数学问题。”
“流体力学,非线性动力学,常微分和偏微分方程,湍流,混沌学……需要综合创新的科目实在太多。”沈奇望向台下,全美知名的地震学家、地球固体物理学家基本上都来了。
能参加IRIS而非美国数学会组织的学术会议并做特邀报告,沈奇是欣慰的,这说明他在物理学、地震学上的研究,得到了物理界、地震界同仁的认可。
靠,哈里-曼森,他们也跟来了,真是阴魂不散……沈奇敏锐发现了蹲点在会议大厅角落的哈里-曼森等人。
沈奇赴美的初心是从事单纯的学术研究,他不愿跟美国政府和军方纠缠在一起。
然而还是那句话,这是美国的领土,美国政府、军方有话事权。
“借此报告会,请允许我说几句题外话,我特别反对BBC的某些言论,我一直以来的观点都是,科学家的终极目标是造福人类,而不是引起人类的恐慌。什么北纬45度线,什么米兰、萨格勒布、波特兰等大城市如果发生地震……纯属无稽之谈!”沈奇怒斥BBC不负责的言论,他显的十分气愤。
台下众人被沈奇的气势震慑住了,无人言语,他们均在体会沈奇的观点:科学家的终极目标是造福人类,而不是引起人类的恐慌。
沈奇的上半场报告结束,休会30分钟,然后沈奇将继续他的下半场报告。
休会时间,沈奇跟威灵顿等专家学者热烈交谈,原本势不两立的“地震可预报派”和“地震不可预报派”相互包容理解,大家拥有同一个目标:造福人类。
就在这时,会议大厅内外响起急促的广播:“IRIS、美国地震网、国际地震中心于刚刚同时监测到,波特兰西部约147公里处的海域发生里氏7.2级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