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的指挥官自然是原先派到宝安县去的老将杨芳,此时率领清军在山脚下摆开阵势,又有大量英军辅助,算得上是凶焰滔滔。
李仙打量了一下,杨芳到宝安的时候本来带着一万兵马,加上蒋夜的五千人也就一万五千人,之前在夜里还损失不少,应该不到一万两千人才对,但此时看过去旌旗招展,人影绰绰,至少也有三万人的兵力,看来清廷这段时间真是拼命运兵了。
这三万兵马还不放在李仙心中,但与清军一起到来的还有五千左右英军,这就不得不加以注意了。
不过,李仙心里也有数,英军在广州摊子铺得太大,在牛栏岗和四方炮台那边维持一万以上兵力,还要驻守香港和虎门炮台,能派来阻击三元里联军的也就眼前的五千士兵了,再多就会使得英军的防线处处虚弱。
杨芳到来,先派遣胆大的军官上前痛斥李仙一方近乎造反,要求马上解散军队,以乞求朝廷的宽恕,不然朝廷大军必然要予以剿灭云云,还表示此战只歼首恶,宽恕胁从者,要求李仙手下的士兵和军官临阵倒戈,帮助平叛,事后必有奖赏等。
李仙这方自然也有人出列,历陈雷州护卫队和三元里军队帮助清廷对抗英国人的一番举动,把多场战役情况和取得的战果、遭受的损失等全部朗读一下,痛斥杨芳和六皇子胡作非为,勾结英国人进攻爱国军队,有意谋求自立,实乃当今大清最大的造反者等。
三元里联军的高层都是武者和护卫队军官,但普通士兵特别是新兵,对朝廷还比较认可,李仙便淡化朝廷的作用,只强调六皇子和杨芳有意勾结英国人自立为王,想把道光推翻自己当皇帝等,反正这脏水不泼白不泼。
双方一阵口角之争后,谁也说不过谁,接着就要见真章了。
杨芳可比六皇子谨慎得多,也吝啬得很,六皇子第一次试探性攻击就敢派遣三千兵马,杨芳却只派一千人进攻,还分成六个队,从不同方向进攻。
对这种小气的打法,李仙也不动用大炮,由得这一千人接近堑壕,然后用火枪和手榴弹招呼,给这一千人造成三百人以上的伤亡,剩下的六百多人自然溃退回去了。
这黑乌山的情况又跟牛栏岗阵地不一样,牛栏岗那边由王小明和陈广胜等防守,士兵总数不小,但新兵比例很高,不管清军还是英军还能随时从后方获得支援,因此王小明等人不敢让人靠近,从一开始就要动用大炮进行威慑,至少要给己方新兵这阵地很容易守住的感觉。
至于黑乌山这边,李仙带来的大部分都是训练时间较长,有多次作战经验的老兵,打起仗来就沉稳得多,也不急于快速打败敌人。
杨芳多次派遣一千人左右的队伍上前打探,眉头越来越紧皱起来,李仙这边几乎都是用轻武器御敌,只是偶尔动用火炮,但这样表现出来的火力依然足以让任何一名冷兵器时代的将军瞠目结舌。
杨芳损失两千多名士兵后,已经明白这样打下去,派多少士兵上前都是送死,而且还几乎没法给敌人造成任何伤亡。
从某种意义上讲,六皇子和杨芳的打法有很多共同点,发现前面是难啃的骨头后,杨芳立即向在旁观战已久的英军求援,让英军发动一次攻击。
这五千名英军可是曾经北上过的队伍,在清国腹地打仗,都没遭受过什么挫折,自信心爆棚,觉得清国军队都是不堪一击的弱旅,自然一口答应,同意出击。
这支英军的指挥官考虑到对面的中国军队只有七千军队,觉得己方派遣一个团一千五百人就足以取胜,但为了稳妥起见,派遣足足两千军队进攻,进攻的队伍后面还有炮兵进行掩护。
英军派遣二十四门炮上前,先后发射二十多轮火炮,弄得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