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现在的总兵力是两万五千正规军加上两万五千辅兵,也就是五万左右的兵力,可能还要加上一万左右的兵力,每个月生产一万支以上的枪械,在满足军队换装要求后还能有巨大很大富余,剩下的就能卖出去赚钱了。
此外,以火药的生产能力而言,也具备了年产两百万斤以上西式火药的生产能力,也就是年产一千吨了。
在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军队使用的火药质量远胜清军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了,很多人可能不清楚的情况是在此次战争期间,清军也对火药生产技术进行各种探索和升级,并成功掌握西方优质火药的生产技术。
以丁拱辰为首的懂技术的士人,对吕宋等地的火药工厂进行实地考察,又从欧洲的“科学”和“自然”等杂志学习火药生产技术,改进了火药的配方,还通过选用更优质原材料,进行深加工等方法,使得清朝有能力生产出质量不比英国军队差的新式火药。
在战争期间,光是贵州就生产出二十多万斤新式火药,可惜的是在皇帝的命令下这种优质火药都在后方用于军队的训练之类的,几乎很少分配到一线将士手中。
更为可惜的是,在战争结束后道光皇帝就担心这种威力巨大的火药流入民间,给清廷的统治构成巨大威胁,便下令停产,对那些掌握火药生产技术的封建士人也多予以撤职查办,回故乡居住,还命令当地知县等官僚严密监视这些火药专家的举动。
李仙在雷州东海岛时期还不具备火药生产能力,只会购买欧洲火药后进行组装,但在吸收澳门和佛山的大量工匠后,逐渐攻克各种技术难关,也掌握了新式火药的生产技术,只是生产效率不是很高而已。
如今能够生产出火药工厂需要的各种机械,还有蒸汽机的帮助,李仙手下军工厂的火药生产效率和生产技术都不下于吕宋等地的火药加工厂,依靠对薪酬要求不高的中国工人,在价格方面还更有优势,将火药的生产成本降低到七元以下,生产能力也达到年产两百万斤,也就是一千吨的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