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来到经济发展局,跟接待人员说明了来意,然后被带进了招商引资办公室。
虽说三人年纪不大,却并没有受到轻视。有些二代,在林毅这个年纪,就开始接管家族企业。也不知道,是不是托了他们的福。
来访的商人不少,所以组成了一支参观队伍。城市模型、规划幻灯片、相关政策法规,走完这些流程,时间已经过了许久。
向阳花一边参观,一边啧啧称奇:“这些道路修的真好,就像棋盘一样整齐。不像香港,到处都是山,路修的弯弯曲曲。”
林毅显摆道:“香江多山,狮城地平。这房地产的开发成本,肯定一高一低。而且那里是市场化定价,这里却有国家福利。”
“所以我才劝姐夫,把茶餐厅的物业,尽早买下来。否则那些好地段,以后房租肯定飞起,恐怕会把我们逼走。”
1961—1965年,新加坡实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是第二个。
所以1960年代,随着世界产业转移,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已经完成了初步工业化。
不过,跟中国改开之初一样,第一批企业,基本都是劳动密集型。目的只是为了解决就业,让百姓能吃饱饭。
而要想过得好,从温饱奔小康,必须产业升级。
所以从1971开始,新加坡又有了新目标——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此,诞生了第一个十年计划。
要是没有政治上的高度稳定,如此长期的计划,实现很难得到保证。所以一些投资商,表示了疑虑。
不过林毅知道,新加坡一直很稳定,经济也持续高速发展。即使四十年后,李光耀都去世了,仍然是PAP(人民行动党)执政。
而且林毅知道,有些高新技术,对政策敏感度高。比起香港,一些政策性风险,波及不到这里。
从介绍上来看,73年的石油危机,对狮城打击似乎不大。反而被它转化为机遇,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产业升级。
团队活动后,是一对一接待。
林毅表示:“我很属意电子行业。但现阶段还在考察,只有投资意向,没有具体目标。”
虽然如此,接待人并无轻慢,反而赞扬他目光犀利。
然后对方做起了介绍:“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所以对电子和生物,这样高技术、高附加值、低污染的企业,优惠条件很多,扶持力度很大。”
“我们和RB、德国,都建立了联合科研机构。使产业和科研,联系更加紧密,可以更好的,对企业进行技术性支持。”
电子行业吗,人才很重要。新加坡细节做得挺到位,还建立了国家级培训中心,为企业输送人才。
而人力成本,现阶段也十分低廉。平均年薪,不过两三千美元,虽然比香港高一些,但离后世的四五万美元,真是天差地远!
明摆着告诉投资人,这里‘便宜有好货’!
了解完的产业政策,本来该去实地考察了。但林毅好奇心起,又问起了房地产投资。
不过对方抱歉的表示:“新加坡狭小,只有700多平方公里,人口却有200多万。”
“所以开发地皮时,首先要供应组屋,以实现政府居者有其屋的承诺。而有车库、有花园的别墅,也并不卖给外国人。”
表达完遗憾,对方又做起了推销:“外国人可购买私人公寓。这些公寓也很好,虽然贵了一些,但都配有操场、俱乐部、健身房、游泳池、网球场和烧烤台等全套设施。”
接待人简直一口气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