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仅对外作战,而且轮番戍卫关内。朝廷局势安稳,同时四夷臣服,他老人家也被尊为天可汗。可如今,嘿嘿。”
“朝廷派太子殿下前来监军,说明朝廷已经不太信任大帅了,那眼下该怎么办?”
郭子仪摇头轻笑,云淡风轻地说道:“身正不怕影子斜,一切照旧即可,有道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日子长了,一切谣言和猜忌都会不攻自破。”
李光弼点点头,“那文周和嗣业怎么处置?”
郭子仪想了想,“文周和嗣业还很年轻,而且出类拔萃。太子今天赴宴叫他俩也作陪,而且你看席间太子对他俩的态度,说明太子殿下很重视这两个小子。光弼,你知道为什么吗?“
李光弼微微一笑,”太子的确很重视他们,估计是因为这俩人战功显赫!“
郭子仪笑道:”战功卓著只是一方面。太子比起杨国忠等人来,势力太单薄,所以厚待嗣业和文周,未尝没有培养自己人的想法。”
李光弼点点头,“这我倒是看出来了。只要太子在军中有人,那便是最大的助力,”顿了顿又笑道,“这俩小子也忒浑了些,你看他俩今晚赴宴那架势,真是丢尽咱朔方军的脸了。”
郭子仪喝了口茶,意味深长地说道:“这是好事。”
“哦?”李光弼不解。
“光弼你想想,太子是什么人?他久在宫廷,而宫廷是什么地方?无异于暗流涌动的激流险滩!”
“陛下行事素来果断,你看皇长子和皇次子都因为忤逆他的意思而被他斩了,这才能轮到当今的太子作为储君。杨国忠等人把持朝政大权,蒙蔽陛下的耳目,太子可谓是夹缝中生存,这种处境下他都没有倒台,可见太子殿下的行事手段极是高明,城府深不可测。”
“和太子殿下打交道,太复杂了反而容易让太子戒备,反倒是像嗣业文周他们一样直来直去,太子却很容易信任他们,你想想,太子整天处在权力斗争的大漩涡中,他可不希望身边的人也是一帮城府极深的家伙。”
李光弼点点头,“这就是所谓的大智若愚、物极必反吧。”
“你就要去太原了,身边没个得力能手不行,这样,嗣业和右前军你带过去吧,文周留在这边。到时候我进兵井径关,打开河北西路关口,你再北伐,咱们会师常山!”
“这一路过去还有些硬仗,文周留在这边也能给我出些主意,而且这小子要是没人约束,会捅出大篓子的。”
“太原那边都是安禄山的精锐,猛将颇多,战斗力强,你带上嗣业和右前军,手里有些底牌,行事也方便些。”
李光弼深深地看着郭子仪,然后单膝下跪,诚恳地说道:“多谢大帅提携!”
郭子仪赶紧扶起李光弼,“光弼,这是做什么?”
“若非大帅举荐,朝廷怎会任我为河东节度使!”
郭子仪握着李光弼的手,面带回忆地说道:“咱们两人同在王忠嗣将军手下为将多年,同袍之情不可谓不深。”
“想那时咱们分任左右牙门将,相互看不惯,有时候好几个月都不说话。还记得当初朝廷任我为朔方节度使的时候,你怕我计前仇旧恨找你算账,于提着刀到我的大帐,说‘我得罪你是我的事,不干家人的事,古人说祸不及妻儿,杀我吧,放过我家人’,现在我想起来,都忍不住笑那会儿咱俩为什么那么争胜,哈哈哈哈,”郭子仪大笑起来,为自己当年的年少轻狂而感到好笑。
笑过之后,郭子仪真挚地说道:“君子之交淡如水,多的不说了,光弼,一路保重啊!”
李光弼眼眶湿润,重重地点点头,“当年光弼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