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的万家保险有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就是把很多后援的干部调动到前线。
这次调到龙城来的这位就是原来分公司电脑部的经理,大名魏明星。
他当然不懂营销,和其他做理赔的,做行政的,做财务的,做保全的一样,他们都有各自的专业才干。说起来都是万家的干部,但是各管一摊,也是隔行如隔山。
但为什么万家的上层领导会这么安排呢?
2002年开始,中国的保险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个变化得从1996年开始说起,那个时候于远明还没有进入保险行业。那个时候,中国保监会还没有成立。保险行业是属于人民银行保险司监管。
那一年,在北京成立了两家人寿保险公司,一家叫四海人寿,一家叫乾坤人寿。
这两家公司的背景容后再说,包括筹建人员,前后的因果都很有故事性。
今天只说这两家公司在一个月内前后成立了,但是当时只能在北京总部开展业务。
源于两方面,一是需要建设总部,还不具备全国作业的能力。这里面包含组织架构的建设,人才储备,资金储备等一系列的难关要过。二是当年的监管体系没有搭建成功,国家相关部门需要把控发展的总体节奏。宁愿慢一点,千万不能出乱子。
九十年代,万家保险中原某分公司就是因为发展太快出现了很多问题,最后只能停业整顿。一时之间,客户上门闹事,员工解散回家,公司只留守了一些续收服务人员。给公司品牌和行业口碑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那是一个草莽时代,万家全国有三十几种基本法,很多分公司都有小金库。甚至辖下的分支机构截留费用,多报多支。
多种乱象之下,万家才引进国际著名的咨询公司进行诊断与调整。
收支两条线,就是最重要的一个制度性安排。
费用预算制,遭遇了各级极大的反弹。最终以牺牲刚刚引进的首席财务官而坚决执行!
层层稽核,离任稽核,半年稽核,年终稽核,常态化的稽核让很多浪费,大吃大喝,费用套取,巧立名目,没有了立身之所。
所以,从1996年开业,到2002年,四海人寿与乾坤人寿才开始布局全国,狂飙突进。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会有很多老保险公司不得志的,不舒服的,干得不满意的人才寻找出路。
更高的职务,更多的权力,更好的待遇,自然是能够满足人的自私化需求!
对于公司的忠诚与否,已经无法拴住每个人奔向远方的脚步了。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最大的变化。
整体的思维模式已经从求温饱,求安稳变成了更好的生活与更好的明天值得去拼搏!更多的收入与更具有价值的事业,也值得硬起心肠,告别往日的同事与自我。
一个热气腾腾的中国,一个日新月异的中国,一个混乱不堪又生机勃勃的中国不就是这样出现在世界面前的么?
在时代的洪流下,是一个个生动的人在演绎自我的浪奔浪流!在宏大的交响曲里,是一个个轻微但又独特的音符在奏响时代的共鸣。
所以,在那个时候,无论神州还是万家还是大西洋,都面临着人才流失的风险。
其中万家又特别一些。因为这家公司的人才都是狼性管理下留存下来的精英,好用!
四海人寿与乾坤人寿的总裁恰好都是从万家出去的,召集旧部共襄盛举本来就是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
第三个原因更具有杀伤力,就是万家在2002年投连事件中遭受了巨大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