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曾经是,马来西亚重要的农产品。栽种在这块土地的咖啡豆品种主要有两种robusta和liberica,经过加工处理后,咖啡不但贩卖到世界各地去,也是马来西亚人日常的饮料之一。
住在马来西亚的人,大概都有一种共同的回忆。
就是家里的桌上总是摆放一壶浓浓的黑咖啡,在家随时就可以喝一杯咖啡,似乎那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在家里,我们可以晒干咖啡豆,然后加上糖和牛油现炒,这曾经是出现在马来西亚无数家庭的一道风景。
不过如今很多咖啡园都已经转型成油棕园了。”
杨家雯在飞往东马的路上,开始讲解她经营的困难,如果不是经营的困难,杨家雯也不会这么简单就把她拥有的一个赚钱的产业出租出去。
杨家雯知道,如果她能够产出高价的咖啡,就代表支付给员工薪水的能力会大幅提升。
现在咖啡园的员工都是她的老员工,一直以来,她一直坚持着,不裁撤咖啡园,保留大家的工作机会。
对众人来说,中年转业,会有很大的困难,而且,在马来西亚,新的咖啡园已经很少了。
即使缺员工,大部分都给不起比较高的薪水。
曾经辉煌的咖啡产业,如今面临很大的冲击。
面临国际市场由欧美决定价格的情况之下,很多马来西亚小咖啡园主,只能够肯定咖啡树改种利润和管理简单的油棕园。
“咖啡园经营的困难在哪里?”
林木森必须知道关键点出在哪里,如果不是他能够解决的,那么投入这个产业,估计是他第一次做的赔本生意。
“咖啡园被马来西亚人视为黄昏产业,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咖啡所付出的人力和财力太大。
在马来西亚逐渐走入亚洲六小龙之一的同时,也是马来西亚的员工的薪水逐步调高。
在薪水的期望值变高的同时,国际市场上售价却得不到合理的报酬。
马来西亚的咖啡园,成为普遍的农业问题。
其实这种情形,大员岛也曾经遭遇过。
大员岛曾经是稻米、糖,以及香蕉的重要产地。
甚至可以说有一段时间,这三种农产品就是大员岛的经济支柱。
但是随着大员岛工业化,农田急剧缩小,饮食习惯改变,最重要的,人们的薪水,涨了几十倍。
于是在大员岛的台糖公司,只好把它的甘蔗田转作其他用途,然后再从国外进口糖。
因为对它来说,国外进口的糖,比本地生产的糖,成本要低廉许多。
即使本地的糖品质非常好,也打不过价格竞争挑战。
当时,品质还没有跟价钱产生挂钩。
如果大员岛没有实施稻米的价格保障,或许大员岛好吃的米,已经变成难吃的泰国米了。
这也是经济发达起来之后的后遗症吧……现在在马来西亚,想要请到基层劳工,大部分也只有外劳。
当地小孩子是幸福长大的,跟我们大员岛有得比。
对工作比较挑剔吧!
不过我觉得这个问题对你来说完全不是问题,你可以给他们基本员工薪水,同时也赚到钱。
只是你把部分的资源,用在台东稻田,咖啡园的资源会不会有些不够?”
杨家雯对于,林木森随身携带的盒子,感到非常的好奇。
能够通过海关检验,那么里面不会是水,也不会是泥土之类的东西。
虽然好奇,杨家雯却知道克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