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那么容易认输。
次日,她从街上抱着一堆传单回到了住所,一张一张地翻看,这些招工信息无一例外地,要么和她的专业对口,要么根本没有专业需求。
上至植物培育,基因培养,下到工地搬砖,每一个信息都被她审核过了数遍。
第一,要求薪水能达到生存的最低保障,这个条件在这些招聘启事中,大多数符合,即便是不符合的,也是因为每日的劳动时间极少。
第二,要求能为自己提供相关证明,以办理正式的居民证,这个条件在这堆招聘启事里面,能符合的,较少,但并非没有。
主要的区别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基本上被分配的居民住所,是数个人扎堆一放的,而高精尖产业,或者说有能力在根本上改变这个末世环境的产业,其从事人员大多都居住在环境相对良好的地方。
经过半天的筛选,她终于选择出了四份相对来说条件较好的。
第一条是商业植物的研发中心,选择这条,无疑是因为这条与她的专业对口,而且其待遇水平也是这堆传单里面最高的,如果说能应聘上,应该是最好的。
第二条是废土探险队的招募信息,首先在这个城市里面,这些探险队员都是能称之为勇士的存在,待遇在城市中处于水平偏高,薪水除了政府给予的补贴以外,还有从废土中带回来的物资,科技蓝图,遗失的文化等等都可以折算成奖金。
她作为一个在外边废土中长大的孩子,在这一行业无疑具有一大堆优势,早已见证过废土残酷的她,对外面世界的了解早已超过这个城市中大多数保守份子已有的知识水平。
在这座城市人眼中宛若地狱的废土,对她来说,不过是个最起始的家。
第三条是她认为最差结果下的最佳选择,一个农业队的技术指导,虽然待遇水平比不上前两条,但它至少能保证自己的生活水平在基础线上,而且在工作期间有独立的三室两厅。
第四条是全城网络公司的客服职位,没有专业需求,虽然公司是包了三餐,但额外的花费,几乎没有富余,值得庆幸的是,公司也包了住所,不过是一个人自己的单间,并非独立的房屋。
在自己手腕上的微型电脑上把数份简历发送过去之后,她陷入了简单的思索之中,随后做出了一个决定。
这个决定在后来不短的日子里面,延续了她不短的时长。
她有计划地把发放下来的食品以及代币换成易储存的罐头食品储藏起来,保持着一天两顿甚至于一天一顿的生活。
只有在应聘之前才会稍稍多吃点东西以确保自己的精气神。
……然而早有预感,事情终究是这个结果。
她的简历投出去不久,第二条,第三条先后间隔不久,直接给她寄来了“很遗憾”。
第二条中隐晦地提出,她作为一个女性不应该冒风险,并且自以为绅士地介绍了自家的队长,认为可以的话,可以考虑把他列为下一个“配种”对象。
第三条则直接指出她没有干农活的经验。
而过了几天以后,第四条的全城网络负责公司则在信中略带嘲讽跟她讲:她一个连城区网络都没有开通的,依然使用战前老古董的废土女孩,他们认为她没有胜任这一职位的可能。
又是几天过后,临近她临时居民身份结束日期的大限,第一条的面试通知终于姗姗来迟,给这个绝望之际打开门口邮箱的女孩一丝希望。
她马不停蹄地赶往面试会场。
一栋纯白的高楼,这栋建筑的形状并非严谨的四方体,它不规律的形状像极了充斥着无尽生长可能的植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