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人队伍,还有在延州招来的溃兵和义军,后来还加入了李多祚带来的羽林卫和凤翔一带的府兵。
现在,又增添了一批刚刚招降的俘虏。
青羊山一战,咄悉匐麾下的七万大军死伤过半逃散无数,薛绍俘虏了两万多人。这个数目在如今这个时代来说是相当惊人的,它几乎相当于大唐某一个县城的全部人口数量。如果不是有银川军屯这个大粮仓做为供给后盾,薛绍只能毫无选择的杀光这些俘虏以除后患,就像当年郑仁泰和薛仁贵在天山一战之后,坑杀数万铁勒降军一样。
两万多俘虏当中,有七八千的是同罗部的人。薛绍已经放了舍那啜回草原去迁徙部落,留在军堡当中的同罗俘虏得要押后处理。留下一万多俘虏当中只有少部分人是真正的突厥人,其他大部分是来自于草原其他大小部族的“控弦之士”。他们或是主动或是被裹挟的参与了这场战争,但在死亡与投降之间,他们都选择了后者。
大唐的军队里从来都不缺少这样的降卒,他们和很多被流放充军的犯人一样,都是终身制的“职业军人”。从他们穿上军服并拿起刀枪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只能放弃以前的人生开始新的生活。从此,他们要么在战场上证明自己重获尊严,要么在战争中无声的死去。
操练已经进行了几天了,比起早些时候的“一盘散沙”之状,现在的情况总算是好了一些。但薛绍仍是很不满意。他知道所有人都急着要尽快南下收复灵州,但鉴于眼前的情况,军队大整顿并进行磨合操练,绝对势在必行。
但是李多祚(或者说是李多祚麾下的羽林卫将士们)好像不大乐意跟这些“乌合之众”一起训练,于是前来请战。李多祚说他的部队体力充沛斗志旺盛,可以先去灵州打个头阵。等少帅练好了人马,再行来援不迟。
薛绍理解李多祚的好战之心,但不愿意在这时候分兵而进。如若拒绝,好像又会冷了羽林卫将士的心--换句话说,羽林卫毕竟是皇家卫率,并非是自己的亲勋部队啊!
这时薛绍总算感觉到,自己好像有那么一点需要,玄云子手里的那份圣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