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看着看着,李承绩就不免走神了。
当然,这不是看了什么美·女。而是他在想,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毕竟占据蒲华,只是第一步。详细的规划,他可是一点都没准备。就连拿下蒲华,都是临时起意。
现在冷静下来想想,他又觉得,蒲华不是什么‘风水宝地’。
这不是说蒲华不宜居住,而是说蒲华所处的位置,太容易引人觊觎了。任何想要涉足河中的势力,都会在最短的时间,拿下此城。
否则,河中也会不稳。
因此经营这里,很容易遭遇祸事。
若是在和平年代,李承绩也不会操·心这一点。但现在的情况,显然不可能。
不然的话,摩诃末怎敢领着花拉子模大军,涉足河中。
且蒲华的弱势,还在于蒲华位于窣利河下游。要知道,河中这地界,水是越流越少的。最后,甚至消失在茫茫大漠。蒲华就靠在大漠边上,很容易受到土地沙化的威胁。
这一点,李承绩从蒲华的耕地总量越来越小的数据走势上,就看得出来。若是有人别有居心,刻意改变水流的方向。那么蒲华城,就会成为一座废城。
先前花拉子模进攻蒲华时,就想到水攻。
好在水量不大,筑坝蓄水又颇耗时间。不然清教徒,又要送上不少人命了。
另外蒲华周边,又没有什么名山大川可以防守!因此外敌是想来就来,想去就去。
这样一个称得上四战之地的城池,想要壮大发展,可没那么容易。
想到这,李承绩又不免懊恼起来。
但是当前让他把蒲华让出来,那是不可能的。
毕竟蒲华是联通阿拉伯、中原故地,印度次大陆的重要枢纽,蕴含的经济利益,不言而喻。
布尔罕家族之所以拥有如此庞大的财富,商税就占了两成。剩下的,也都和经商有关。农事上,则可以忽略不计。
李承绩现在虽不缺钱,但不代表以后不缺。
到底只进不出,终究越来越少。就是金山银山,也会见底了。再随着步子的迈大,势力的增强。养活的人丁,也就越多。需要的钱财,就更是海量。
舍弃蒲华这个聚宝盆,那真是亏大发了。
如此往下想,李承绩又联想到了蒙古铁骑。
如果真的壮大起来,掌握那主宰中亚万民生死的大权。和蒙古人扛上,就是早晚的事儿。
尤其随着双方差距的拉大,战争爆发的几率也会增强。
这是历史的惯性!
历经数个世纪,大大小小上百个王朝,都是在这历史惯性下。或壮大发展,或被吞并泯灭。
成王败寇,莫不如是。
所以当某一天真碰上蒙古铁骑,又该如何制敌。
这个疑问,从李承绩决定踏上称王称霸的道路后,就或多或少的考虑过。只是不像今天,考虑得这么仔细。
再就目前掌握的情况看,蒙古大军的骑射功夫,已经达到一流的标准了。这是在统一蒙古草原的战役中,磨砺出来的。且就在旧岁,也就是1205年,还侵入西夏,大破力吉里寨,劫掠人畜而还。
这次军事行动,已经与草原的部落兼并不同了。
因为西夏与蒙古不同!
在中原文化的洗礼下,西夏算得上中原王朝。又因民事上,西夏实行的是全民皆兵的政策。所以北宋时期,大辽与宋都屡次攻夏以败。
由此可见,西夏可是一个硬骨头。
但刚建立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