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或禅意,能让人产生禅的思维,禅的联想,这是界定是否禅石的基本标准。
如果奇石的形状图案没有任何给人启迪和教育的寓意,又不能产生空灵和智慧的联想,这类奇石就不能叫做禅石。
当然其寓意虽不好说,却可心领神会,亦可勉强说之。
3、淡泊宁静的清幽性。
既为禅石,当然就应该带给人轻松、宁静、超脱、放下、和谐、悠闲、开朗、定慧等等感受和启示,因此,其形状和图案必须舒张、柔和、圆润、简洁、空灵、深远、平和、清幽、方正、慢节奏,那些紧张、猛力、强势、堵塞、歪斜、混乱、快节奏等等造型和图案的石头,基本应当排除在禅石之外。
4、大象无形的简洁性。
大道至简,越是简单的东西蕴涵的道理越深刻,越具有普遍性。这条主要针对抽象禅石而言,并非绝对的标准。
但凡抽象禅石,往往大象无形,或有非常简洁柔和的线条和简单图案,不像任何器物,却又吸引眼球,说不出个所以然,又让人爱不释手,总感觉有深意其中,值得慢慢品味。
5、具象传神的宗教性。
就是相状图案有鲜明的宗教特征。
形图似佛菩萨、罗汉、僧人、道士的,文字石有关宗教的,以及形图似宗教法器寺院的,如木鱼、莲花座、蒲团、寺庙、咒轮、钟鼓等等带有宗教色彩的都可归于一类。
这一条可单列,作为宗教性具象禅石的标准。
需要强调的是,禅石的寓意性是判断一方奇石是否成为禅石的基本要求或核心条件。
没有这一条,就不成为禅石。其他条件则是基础条件和辅助标准,可帮助我们做更进一步的判断。
其次,我们不能把这些特征看成死板的规定和标准,是否是禅石还要与石头的命名和赏析密切配合才能有最好的效果。
如一方似像非像脸部的石头,藏者据其表情似在发问而命名为“我是谁?”,就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悠深的禅思。
如果将其命名为喜怒哀乐之脸谱,就丧失了禅意。
又如一方竹子图案石,若就平直的命名为“竹”,就不能算禅石,若命名为“虚心有节”,则体现了禅意,可以看作禅石了。
所以,是否禅石,与赏石者本身的文化素养和对禅的领悟有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