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炮,数千人守城足足有余。党项敢围攻,一个月的时间,各路援军就该到了。”
韩琦点了点头,又摇头,一时犹豫不决。三万多人兵马,与党项决战,风险太大了些。
北上已经两个多月了,了解了契丹和党项的虚实,杜中宵心中明白,三万战兵已经不少了。契丹攻党项,耶律宗真亲征,也不过二十余万兵马。分成三路,加上后勤支援的人马,真正一线作战的兵马也不过三五万人,甚至更少。双方决战,真正前线作战的也不过几万人。
数十万大军,集中在一个战场,这个年代怎么指挥?宋军空前的平戎万全阵,也不过十万人,再多就运转不灵。所谓的数十万大军,都是绵延数百里,正面战场没那么多人。
营田厢军的好处,是全部战兵,而且数年演练,组织成熟,指挥有序。短时间战争,三万人足以控制战场。等到党项真集中起倾国之兵来,战事也该结束了。
营田厢军的组织,军就是最高战场指挥单位,单独负责一路,再多就只能分兵,或者做预备队。党项的指挥差得更远,不管号称多少兵马,真正正面战场作战的,五万人就是极限,还会指挥混乱。
如果把营田厢军一军的人力全部补齐,足以对党项进行灭国之战。党项号称数十万兵马,极限可以动员六七十万人,并没有用处。如果算极限兵力,宋朝还可以动员数百万人呢。
韩琦沉思良久,在桌边坐下来,对杜中宵道:“依你之意,如果对党项大打,用声东击西之计。以一部攻屈野河独轮寨,快进快出,把那一带的党项堡寨全烧成白地。主力则集中于天德军,如果党项点起兵马救独轮寨,天德军主力直攻黑山监军司。灭其主力,兵临顺化渡,威胁兴庆府。”
杜中宵点了点头:“不错。只要攻下顺化渡,沿黄河布置,早作准备,党项想夺回就难了。”
包拯道:“纵然是此计可行,可党项会上当吗?经略一战败重元,再战毙宗真,战果太过惊人。党项明知如此,怎么会前来迎战?”
杜中宵笑着道:“自元昊叛国,党项与本朝攻伐数年,几无败绩,怎么会不敢来战?”
人的心理很奇妙,自己的军队再厉害,战果再逃煌,只要没有打到党项人头上,他们怎么会怕?别说是立国后连战连胜的党项人,心气在那里,就是那些屡战屡败的军队,只要时间久一点,就会有一种迷之自信。前世的印度,与中国边境作战不知打得多惨,过上一二十年,心气起来,就迷一般地认为自己战力占了上风。三年时间就被打到小岛上的那支军队,就更加神奇,对上外敌见谁怕谁,偏偏不怕那支把自己打得狼狈不堪的军队,拼命撩拨。
党项立国,就没怎么打过败仗。去年臣服契丹,也不过是国力不足,并没有大败,他们凭什么怕杜中宵这几万人?大炮再厉害,也打不到兴庆府的国相府去不是?知道怕,就不会来招纳宋境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