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父说完奶茶,又接着刚才的话说。
“边疆菜里,手抓羊肉手抓饭和馕是传统风味,早在民国就有报道,关于馕的历史,博物馆里有个唐代小馕的珍藏,历史悠久呀,如今耳熟能详的特色菜,来自晚清进入边疆的移民,最早的是晚清的天津杨柳青商人。随后,山西商人逐渐占领边疆商业,他们改良的主食就是过油肉拌面,想不到吧。”
董江说:“我在这里长大,真没了解这个,我自小就是吃拉条子,就以为这是我们这的特色哪。”
张燕母亲根本不搭张父的话,周扬又和张父不熟,张燕要顾着她妈妈和计小玲,董江只好上了,还没点菜开始听课。
“就说这吃辣,几乎好多边疆菜里都有辣,主要推动力是八十年代来自四川的移民,最先火起来的就是他们开起来的川菜馆,他们把一些川菜特色和当地的食物和饮食习惯,改良了,比如大盘鸡,还有就是有较大影响的山西菜和西北菜都注重酸味,而他们主要调味料是醋,边疆菜的酸味多由番茄调制而成,味道就不一样了。”
张父点着菜牌上的图片,只给董江周扬看:“汤饭和面疙瘩,都是加了番茄的,这里的好多炒菜都爱加番茄,茄子加上番茄一起炒,味道不错,以前没这么吃过,不过,番茄品种不同,味道也不同。”
“是,叔叔说的对,我们就喜欢炒菜加番茄,但在内地上大学,那番茄就没味。”
“这就要说番茄的历史了,五十年代,我国先后在福建、东北试种番茄,但都因气候不良而失败,八十年代中期,边疆试种番茄成功,被大面积推广,如今这里已经是中国最大的番茄和番茄酱产地,广泛使用番茄自不足奇,就是出口番茄酱也是边疆的一项经济。”
“叔叔懂的真多,我们从小吃的都是这些,浙西我却第一次听说。”董江是极力的奉承。
“我也是要来这才上网查了资料,不然平时哪想到了解这些?不过,你们年轻人,也得了解各方面,现在人都不看一些新闻科技什么的,就是菜,也都是根据历史的进程,与时俱进一步步发展成一个菜系和特色。”
张燕悄声对计小玲说:“我爸又喊口号了。”
这时服务生拿了奶茶进来,给每人到了一杯,冒着热气的奶茶,飘着阵阵茶香。
张燕看父亲喝了口,急忙说道:“爸,我饿了。”她怕父亲再说奶茶说个没完了,从奶茶是草原奶茶的发展史说到蒙古奶茶和哈萨克奶茶。
“那就点菜。”张父熟练的点了几个,有几样不懂还指着图片问服务员。
点完菜,张父放下菜牌,才开始说了其他,不过不愧是开公司做生产的,对于经济市场方面问了几个问题,周扬哪里懂,他个搞教育的。
张燕把话拐到风景上,什么万年的红柳,美丽湖里的水怪,九曲十八弯,峡谷的日出和日落。
菜上了后,就是美景和美食,边吃边说,张父很健谈,张母话少点,可能因为不熟,只是和张燕计小玲低声说几句。
吃饭中,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张父问了周扬一些当年上学的事,总能话题问到董江身上,周扬如实回答,不过就是如实说的也都是董江不错的地方。
饭后,董江搀着周扬,给他们打了车,说回来要是从这过再联系,张燕拥抱了下计小玲,说好好照顾周扬,就随着父母上了车。
在出租车上,周扬笑道:“这下董江该用力巴结了,张燕父亲可是厉害。”
“只要董江对张燕真心,我想当父母的会接受的,董江说起来又不是差,各方面都挺好。”
自己的好友能到到妻子认同,周扬也很满意。
本来这个长假周扬是打算带计小玲出去旅游的,如今只好呆在家里了。
晚上俩人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