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春波和柳金玲结婚了。在举办了婚礼之后,冯春波想带着柳金玲去海南旅游。在冯春波结婚的时候,冯德满老汉就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冯春波又要带着柳金玲出去旅游,冯德满老汉怕他手中缺钱,可冯春波现在并不缺钱。结婚的时候父亲给他钱,冯春波本来不想要,可又怕父亲想多了,便接下了父亲的血汗钱。他想日后再找机会给父亲。冯德满并不知道,冯春波现在不仅不缺钱,而是在银行了有了六位数的存款。他的这些钱主要来自两件事。一是他装修完房子后,人们纷纷给他温锅。在芦花河一带有一个风俗,谁家盖了新房或者买了新楼,在搬家的时候亲朋好友们会去给他们温锅。其实也就是到房子里看一看,然后大家凑在一起吃一顿饭。当然,大家去的时候是不会空手的,在农村,大家会带去礼物,而在县城,人们是要给主家礼金的。这个礼金也就根据关系的亲密程度有多有少。而对那些掌握实权的官员来说,这就是一个敛财的大好时机,也是大家乘机送礼的好机会。很多人就是打着给冯春波温锅的旗号,送来了红包。收了红包领着大家到饭店吃饭,吃完饭去结账的时候,人家告诉他,账早就结了。原来,就在大家喝酒的时候,张启正便悄悄下来结了账。仅仅搬了新居这一件事,冯春波就净落了3万多元。结婚更是人生大事,等结完婚,冯春波一算账,竟然落下了8万多元。这样一来,在2000年的这个秋天里,冯春波不仅住进了新楼房,娶了新娇娘,账户上还静静地躺着十几万元的存款。怪不得人们都削尖了脑袋想挤进官场,手中哪怕有一点点权力,它就会带给你相应的好处。权力越大,好处越大。很多人奋斗一生,还不如人家搬一次家或者过一个生日赚得多。有时候,冯春波也会半夜里突然醒来,觉得心里不安,可看看自己周围的那些人,谁不是这样呢?这个时候,他忽然又想起了宋美龄对美国记者说的那句话。他的心里忽然对这个女人佩服得五体投地。还在gcd在延安的时候,全国人民都对延安寄予厚望的时候,她却一下子看透了本质。那是因为这些人还没有得到天下,还没有真正尝到权力的滋味。一旦尝到了权力的滋味,会是什么样子呢?这个问题已经不需要任何人回答,因为答案就在那儿明明白白的展示着。想到这些,他真的很害怕,那些被揪出来的贪官们,往往都会说自己忽视了学习,不懂法,才落得了这么个下场。其实,这哪里是不懂法啊?你可以不知道具体的法律条文,但是你依靠手中的权力把别人的或者是国家的钱财装进自己的口袋,这难道会合法吗?这用不着多想,也用不着再去学习法律条文,恐怕就是一个小学生,甚至是一个文盲也知道这是不对的。延安时期的法律远远不如现在的法律健全,甚至刚开始就是靠着一个《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做事,可他们却打下了天下。
想归想,做归做,冯春波能把那些得来的钱都送回去吗?显然不能。如果是那样,他也就别想在这个圈子里混下去了。当“天下皆醉我独醒”的时候,你也就成了一个另类。清醒有时候会更痛苦,就像屈原,如果不是因为他清醒,他就不会投江了。还是像郑板桥所说的那样“难得糊涂”好。
忽然他又想起了那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他佩服陶渊明的气节,但是,陶渊明隐居之后呢?他没有看到过陶渊明隐居之后生活状况的记述,但是,他却知道陶渊明隐居以后的生活是很艰辛的。这从陶渊明的那些诗中就能看出来。所以,历代文人墨客都很推崇陶渊明,都对陶渊明的人品大加赞赏,却很少有人去真正的效仿他。
想到这些,冯春波对那些所谓的文人的气节也产生了怀疑。他的心里好像有一面墙倒塌了。
冯春波看着熟睡的柳金玲,坐在床上瞪着干涩的眼睛,脑子里却一直在胡思乱想着。后来他渐渐的就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刚参加工作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