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晋开国之前,佛道一度兴盛之极。开国皇帝薛兆下旨勒令修建贞女庙,京城和各大州县官员为能及时交差,强行驱散僧道,将寺庙道观改建成贞女庙,使得佛道迅速凋零。
时至今日,佛教两道的地位虽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可距离开国之前的盛景仍旧有着一段不可企及的距离。其中受冲击最大的,莫过于接纳女性出家人的庵堂。
安老太君栖身过的慈航庵是京城唯一一座幸存的庵堂,解国公府出事之后,官兵为缉拿安老太君将慈航庵翻了个底儿朝天,庵中的女僧也遭到严刑拷打,死的死,逃的逃,偌大一座庵堂几乎一夜之间落败。
先帝嗜好小手,所宠妃嫔无不手足玲珑,其中最为得宠的是一位罗姓妃嫔,据说拥有一双婴儿般细嫩小巧的玉手。罗氏得宠时间长达十余年,却不知为何,始终无法怀上龙种。
美人怕白头,更何况后宫之中从来不缺年轻貌美的女子。随着年龄渐长,罗氏也日益惶恐难安,生怕不能诞下一儿半女作为日后的依仗,跟那些失宠的嫔妃一样,落得个凄惨的下场。
罗氏求子心切,日~日烧香拜佛,更数次出宫前往寺院上香许愿。其他嫔妃嫉妒她独占先帝恩宠,便向先帝进谗造谣,说罗贵妃恐与寺中和尚有染。
先帝虽未听信,可也因此生出了防患未然之心。遂下令重新慈航庵,从各大州县调集女尼入住其中,以便罗氏拜佛上香。
慈航庵因一宠妃得以起复,解国公冤情得雪之后,新帝再度下令重修,先前逃走的女僧人也陆陆续续地回到庵中,其中便有同安老太君云游的慧静师太。
静慧师太现今已不再担任住持,在庵堂后山的草庐之中潜心静修。安老太君来到庵中,便撇开随行的下人住进草庐,与静慧师太为伴。
这日两人正在草庐之中烹茶谈经,便有一个小尼姑前来禀报,说一位名叫红玉的施主求见安老太君。
安老太君同静慧师太素来无话不谈,也不曾隐瞒此次前来上香的真实目的。静慧师太听到红玉的名字,知她这是寻人回来了,便寻个由头避了出去。
安老太君独坐喝茶,等了约莫两刻钟的工夫,才听见门外有了动静。
不一时门帘挑开,红玉露出脸儿来,兴冲冲地道:“夫人,您瞧谁来了?”
安老太君瞧她神色听她语气,便知寻着了人。往她身后望一望,瞧见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儿走了进来,先是一愣。待看清了模样儿,心头大惊,手一抖,握着的茶盏滑落在地,“啪”地一声摔碎了。
红玉忙抢上来查看,“夫人,您没事儿吧?烫着哪里不曾?”
安老太君顾不上答话,两眼发直地盯着静静立在那里的沐兰,嘴里喃喃自语,“广有……”
所幸天冷,衣裳穿得厚,茶盏里剩的茶水也不太多,只鞋子和裙摆溅湿了少许,并未伤到皮肉。
红玉这才放下心来,替安老太君拭去水渍,将茶盏碎片收拾了,又忍不住自责起来,“我只想着给夫人一个惊喜,倒险些伤了夫人,真是该死!”
她初见沐兰,就因沐兰的容貌气韵同解国公年轻之时极为神似又惊又喜。为了让安老太君能够亲眼得见亲身体会,她事先并未送信回来。到慈航庵外,还特地让沐兰换回男装。
因为男装打扮的沐兰,跟解国公更相像一些。
安老太君果如她所料惊到了,甚至失态地喊出了“广有”的名字。解国公名宽,字广有,安老太君入庵堂清修之前,私下里一直用他的表字来称呼他。
入庵堂之后便不再称呼广有,人前人后都称呼国公爷。连得知解国公死讯的时候,也不曾将这两个字宣之于口。至少红玉没有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