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做纪录,把今天讨论的事情记录下来。而陆法言,之后十数年时间,慢慢请教一些人,才逐渐把那本书完成。本来呢,他试作为传家之用,却不知道何时传了出去,最后变成官订得韵书,甚至一直延续到近代,哪怕近代口音早已和那个时代天差地远,一直是官方承认的正统,历代都有增补。
喔,对了,说了半天都没说到,这切韵,到底是哪一种话呢。其实,虽然说是复古,恢复古汉语口音,其实那个时候,大家口音都花了,北方胡化,南方呢,也夷化了。
因为迁徙到南方,跟当地百姓杂处,即便南方家族自以为掌握了正统得河洛音,其时也都变质了。所以,最后折腾出了一套,几乎没人说过的话。以南迁家族掌握得洛下语,洛阳官话,参考洛阳本地目前胡化过得口音,定出了一套专供士人用的韵书。
这种语言,有点近似现代得闽南话,和粤语,以及客家话。只是近似而不是一样,应该说,这几种语言都保留了唐代河洛话得部份语音,但是都与当地夷民口音混合了。
所以了,你要想说以这套书去推广官方语言,实在有点难。最后,统一的军中口音,则是以关中地区,关陇口音为准。毕竟一开始,招募得就是关中子弟。后来虽然招募了众多蜀地百姓为兵,可是教官还是那些人。
任何士兵,都要听懂以关陇口音发音得号令,反正军队里面,真正用的就那么些口令,用旗帜都能代表了,更别提语言了。
经过最初得混乱,目前新军正在紧锣密鼓得训练中。一部份人正在走队列,左右不分的情况,比起语言来说,根本不算什么难题。
另外一部份,正在练习刺枪术。会练习这个,是因为刺刀也发明出来了。刺刀得出现,代表了火枪可以脱离其他兵种得保护,独立成军了,不再是那种需要长茅手配合,或者需要令配腰刀得军种。
刺刀术,有几个关键,一个关键是钢材要过关。不然这刺刀只会害死士兵。其次,就是至少要有一定得精度。目前大唐采用的就是,在火枪顶部装置卡榫,与刺刀尾端能符合。对准,装上,一转,就可以固定在火枪顶部,还不影响射击。
刺刀,在中国出现的挺早,据说在明朝,就有在火枪上插上短茅用于刺杀。可是西方,最早得使用纪录要等到一百多年以后了。不过,中国人始终都没有发展出可以射击也可以厮杀的刺刀,也真奇怪。
欧洲国家,大概要等到十七世纪中,才有正式的使用刺刀纪录。在此之前,一直都是长茅配合火枪手进行作战,最有名的就是西班牙方阵。
而到了十七世纪末,发展出了套在枪管外面得套筒型刺枪,正式标志了火枪的广泛运用。又过了十多年,十八世纪初,法法与普军得战斗,法军首次用刺刀冲锋,战胜普军后,刺刀被广泛运用在火枪上,长茅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唐军也是一样,本来李忱用长枪取代陌刀阵,用强弩、长枪和刀盾得组合,来建立新唐军。可是火枪发展得大幅度跃进,让这种改变,变得很没必要了。
不过,好在努力也没白费,李忱这样乐观得安慰自己,反正长枪是刺,刺刀也是刺,当初训练长枪,没白费功夫。还有队列训练,还有纪律的要求,也不是作白工。
当然了,最重要得就是民族精神得灌输,让士兵知道自己因何,为何要战。这是一个尝试。尝试看看唐人,能不能在他的影响下,建立一只类似于现代那种,枪尖上带着主意得军队。如今看来,是非常成功得。
如今那些士兵,刚好都可以成为一个个种子,扩军之后,正好把这个小小地火苗,传递给其他人。
‘圣人。’‘石老将军。’,李忱来到校场,没有通知任何人,不过还是惊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