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博拉·蔻尔觉得,当初孤注一掷般地决定放弃前往好莱坞的打算, 转而接下英国梦抛过来的橄榄枝, 可能会是这辈子她做过最正确的决定。
此时的她正坐在电影院里, 左边是那位新人导演肯尼迪·哈特,右边是她的老板、英国梦的大股东伊丽莎白公主,他们的边上则是电影的其他主创,她没有看到男主角克里斯托弗·李,听说是去美国那边商谈解约事宜了, 看来克里斯托弗也不是蠢蛋, 知道选择哪边对他的未来才是最好的。
是的,美国的确有好莱坞, 但谁又能说未来英国没有另一个好莱坞呢?
身为电影业的从业人员,身为一名演员,黛博拉敢说, 自己看过的电影没有上千也有好几百, 从最开始的黑白无声电影, 到后来的有声电影, 甚至是戏剧歌舞剧, 她也很少放过,就是为了学习其他人的表演方式, 因为她的父亲从小就教导她,不管做什么, 只要做了选择, 就一定要尽全力做到最好。
对于女演员来说, 什么才是最好呢?在黛博拉看来,不是和同期的女星比来比去,也不是成为下一个英格丽·褒曼或者费雯·丽,而是得到业界最大的奖项——是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就是她的奋斗目标!然而她运气不太好,20岁才出演了第一部电影,兢兢业业到现在,快要30岁了,没有提名、没有奖项,连曝光度也越来越少,好不容易出演了一部有可能参与奖项角逐的《百战将军》,还在国内被禁止上映了——简直是屋漏偏偏逢夜雨!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百战将军》在美国那边的评价还不错,而1947年的《黑水仙》又让她刷了一把存在感,不然的话,她真不确定是否还会有制片人愿意和她合作。
——从1943年《百战将军》惹得国内那些巨头不愉快,直到1947年,这期间,整整4年的时间,在这么个势利浮华的圈子里,要不是她还有那么点存款,说不定早就露宿街头了,她死扛着不去跑龙套,而是把自己闷在家里钻研别人的表演,努力提高自己的演技,又在那些制片人和导演面前拼命表现,才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剧本,她没有错失这个机会,极力挥洒演技,多年的辛勤和隐忍总算得到了回报,她有了进入好莱坞的机会。
她曾经想过去好莱坞,谁不想去好莱坞呢?那个衣香鬓影的浮华世界,那个纸醉金迷的名利场,有着全世界最专业的前辈,最权威的机制,还有她梦寐以求的奥斯卡,她承认,她的确是动摇了的。
签约米高梅,她能得到很多剧本,但她也知道,她的英国口音很重,不像那些美国本土的女星,她们的俚语有时候她都听不懂,这是她常年来深邃骨髓的教养,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这件事她知道,她相信别人也看得出来——她一度认为这是自己比起好莱坞女演员来最没有竞争力的地方。
然而,当米高梅出现后,她才醒悟过来——米高梅的人夸她是极具英国特色的英国人!!!黛博拉心里明白,那些人夸的其实正是她的口音和举止!——在她看来是明显劣势的特质,竟然成了一项吸引好莱坞的资本!!或许——黛博拉心想——这就是这个光怪陆离世界最吸引人的地方:你永远也不知道什么是好而什么是坏,更无法预测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黛博拉是个对自己的事业有着明确目标和规划的姑娘,当好莱坞递来橄榄枝,她理所当然会心动,但冷静下来,她又有些犹豫——可以想见的是,如果她去了美国,她能得到的角色,有很大程度的可能会偏向那种优雅又端庄的英国淑女,这样的姑娘好是好,却太刻板,一点也不讨美国人的喜欢,但如果她想要转型,去演那些不那么冷静客观的角色,又是一条很难走的路。
就在这个时候,英国梦成立了,直接透过她的经纪人向她递送了完整的剧本。
说句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