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此时去和北边硬碰硬的话,那就是血流成河,流血漂橹了,作为一个现代人,段枢白并不太想做这样的事。
仗最后要打,但是必须得选一个好时机。
当初姜太公辅助武王伐纣,还知道等待他杀光忠臣,民心尽失作茧自缚时才起兵,他自然也能等,最好以尽可能小的损失来获得最终的结果。
要成事就要忍。
作为摄政王,聂琨此时正带着兵马驱逐望夏异族,从道义上来说,他属于正义之师,哪怕他有谋害先皇的嫌疑,但此时他的伐兵行为,却光明正大找不出任何错处,如果段枢白此时北上出兵攻打他,让他陷入两面夹击的两难之地。
那么他就显得师出无名,甚至让自己站在民心的刀尖浪口上。
人家在奋力抗击异族,而你却出兵拖后腿,你就是个明目张胆的小人。
打仗就要讲究个师出有名,站在道义上的好处就是——这世上总有人不为钱也不为权,就要为一口气来抗争到底。
所以此时的段枢白并不能敲锣打鼓的往北边大举进兵,只能悄悄的往北挪动边界。
这种时候,他借兵出去挣点零花钱也是可行的。
他不怕大舜国和定西王故意设局来埋伏他的兵马,要是过程出了一点差错,正好给他找了名头向西开疆扩土。
不能纵着往北打,那就横着向西,给他练兵行军的机会。
要是借兵之事顺利进行,辅助二皇子登上了皇位,那他就多了一个马匹粮草后备营,同时还能里应外合两面夹击攻打定州。
如果二皇子达果登上皇位意图赖账。
那就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