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了一夜,连人都跟着慵懒了。
谢华琅信手将窗扇推开,便见窗外那几株海棠开的荼蘼,绿叶青翠,鲜红色的花朵堆堆簇簇,金蕊点缀其中,明艳灼目。
“雪绽霞铺锦水头,占春颜色最风流。”她轻笑起来,赞道:“果真是花中神仙。”
女婢采青候在外边,听得动静过去,便见谢家这位以美貌著称的女郎倚在窗边,衣袖半卷,露出一截羊脂玉般的手臂,柔腻如云。
晨光朦胧,落在她面上,连那树绯红的海棠都失了色,一时竟怔住了。
谢华琅也不看她,只笑问道:“阿娘起身了吗?”
采青回过神来,慌忙道:“已经起了。”
谢华琅便伸手过去,随意摘了朵海棠,簪入发间:“那我们走吧。”
……
说起长安谢氏,时人首先想起来的,便是赫赫高门,芝兰玉树。
长安谢氏祖上出自陈郡谢氏,这原就是魏晋时期的顶级门阀,后来子弟分家,谢华琅的高祖父随同高祖征战天下,从此定居长安,世代为宦。
谢华琅的祖父谢亭官至吏部尚书,死后被太宗追谥司空,极尽哀荣。
谢亭有二子,谢华琅之父谢偃为中书令,叔父谢令为国子监祭酒,放眼长安,兄弟二人皆身居要职,荣华至此,也是少见。
女婢纤手挑起垂帘,迎了谢华琅入内,她便见母亲卢氏半倚在软枕上,明艳面孔上有些倦意,正同叔母刘氏说话。
“可是六郎又淘气了?”谢华琅上前行礼,笑道:“我见阿娘面色不好。”
六郎是她幼弟,名叫谢玮,方才十岁,正是调皮捣蛋的时候。
“不关六郎的事,”卢氏眉眼间有些倦怠,显然不愿多提,见女儿着意装扮,艳若牡丹,心中喜欢,倒多问了句:“枝枝要出门去吗?”
“约了宪娘和元娘去东鹊山放风筝,”谢华琅笑道:“近来天气好,想出去走走。”
“也好,出嫁之后便不比闺中自在了,”卢氏手中捏着一把团扇,信手摇了两下,笑道:“玩的尽兴些。”
“东鹊山?”叔母刘氏娥眉微蹙,轻声道:“我听你叔父提过,东鹊山南麓仿佛是江王私有,他这人脾气最是古怪,不通情理,你们仔细越界。”
“知道啦,”谢华琅随口应了声:“阿娘和叔母说话,我先走了,若去的迟了,宪娘又该埋怨我了。”说完,也不等那二人答话,便快步离去。
“——枝枝,枝枝?”
刘氏叫不住她,只能同卢氏抱怨:“这孩子,也不知有没有往心里去。”
“随她去吧,”卢氏不甚在意:“放个风筝罢了,顶破天也闹不出什么大事。”
……
时下风气开放,通晓骑射的女郎亦是不在少数,谢华琅并未乘车,而是佩戴帷帽,骑马出门,到谢府门外,正遇上宪娘,二人说笑几句,又往元娘府上寻她。
“今日天气倒好,”宪娘手中马鞭晃了晃,道:“只放风筝,却有些没意思了。”
谢华琅笑道:“那你待如何?”
“我听说东鹊山处有溪流,不如曲觞流水,行酒令助兴,”元娘秀眉微挑,兴冲冲的提议:“敢不敢比?”
谢华琅笑道:“你们都不怕,我有什么好怕的?”
几人就此敲定,催马出城,往东鹊山去,自然有仆从去准备酒器吃食,她们则寻个开阔地方下马,取了风筝,比谁放的高。
三月的阳光正是明媚,年轻女郎的欢笑声也悦耳,元娘身量纤纤,最是秀婉,风筝却飞的最高,只是运道差了些,不知怎么,风筝线竟断了,那只蝴蝶风筝也如同无根浮萍一般,飘摇落地。
她有些失落,谢华琅见状,温声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