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南境之人,父母家人被金锣湾国主迫害投海而亡。剑修炼成邪兵之后,心心念念报仇雪恨,于是留书金锣湾国都城门,约定何年何月何日,御剑而至。 金锣湾国主为此召集国中勇士齐聚国都,还请来许多南疆蛊师异士,本想着布下阵势生擒那剑修。谁料剑修本人根本不曾亲至,而是自远方以神御剑三千六百里,邪兵天降国都! 一瞬之间,金锣湾国都被无穷邪秽怨念所笼罩,轰然崩颓,万千生民化作腐水,死状惨烈无比。 此事震惊当时玄黄五境,天下方真修士皆视这位剑修为魔头,群起而攻之。剑修鏖战天下高人,最终形神俱灭,但方真道中也损失惨重。 剑修最后身死之地在如今东境飞灰原,据说决战之前,那里还是一片山林,被剑修以邪兵夷为平地。粉碎的山川、殒身的修士,化作经年不散的诡异飞灰回旋飘荡,成为一处生灵难近的凶地。 剑修本人虽死,邪兵却未摧毁。当时方真修士用遍各种方式,也无法将邪兵彻底摧毁,思来想去只能以大法力封印镇压,使其不再现世为害。 然而邪兵散发的怨念极为骇人,因为是以佛门高深脊骨舍利炼成,昔年大愿心化作大怨恨,除非以更深远广大的愿心化解包容,否则不能将其封印镇压。 不过当时另有一位剑修挺身而出,讲述了一番“正剑破邪兵”的道理,愿以身试法,镇压邪兵,若他自己也被邪兵染化心智,天下修士共诛之。 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剑修便是后来御剑楼的祖师,他在飞灰原建立了一座简陋塔楼,作为封印邪兵之用。数十年后邪兵不见为祸,天下修士也渐渐认可此人所言,陆续有些修士前去请教道法。 御剑楼祖师开口所讲自然是剑术,久而久之便在飞灰原聚集了一批剑修,他们一生修行奉剑为尊,创立传承只为镇压邪兵,修炼正剑之道,以求将来一日能够彻底摧毁邪兵,印证祖师所言。 澈闻真人在太玄宫中,负责整理了大量方真道故闻旧事,估计除了御剑楼门人,在场没有人会比他更了解这段历史。他最初听说御剑三千六百里,也惊叹前人修为,可仔细一推敲,便察觉不寻常。 方真修士施法御剑,无论有何种变化,飞剑所至无非是元神所及。即便偶有秘法传承,能使得御剑更远,千里之遥已是仙家传说。 放眼当今之世,御剑百步已经算得上高手,即便是御剑楼掌门魏存神亲自出手,尽全力也仅能御剑数十里,就这样还是蓄运多日之功。 御剑三千六百里,绝对不是那位邪兵之主本人的修为。澈闻真人认定,那是邪兵感应到其主怨念所寄,自行飞往金锣湾国都,那毕竟也是邪兵之主生养之地,感应更为强烈。 至于后来鏖战天下高人、一剑粉碎山川云云,想来也只是邪兵之威,非是剑修本人所能。 澈闻真人正是了解这一点,清楚世上几乎不可能再度重现御剑三千六百里,即便再有人手握邪兵,也不一定能发挥当年之威。毕竟当年那位剑修就是炼制邪兵之人,与邪兵的互感与众不同。 所以太玄宫制作蹑云飞槎,炼制出这通明金光,假设预想已经大大超越寻常方真修士所达极限。照彻方圆千里,多多少少是有些夸大,因为实际上根本经不起这样庞大的消耗。但这终究是澈闻真人与众多同道辛苦多年的结果,功成之际总归会有几分自得意满,没想到被楚皇后这般当众泼冷水。 皇帝似乎看出澈闻真人的为难,出言道:“故旧传闻多有夸大不实,或是后世传人捧抬祖师镇邪之言,皇后许是当真了,真人不必介怀。” “谢皇上。”澈闻真人连忙躬身揖拜道。 太玄宫的修士虽并不算朝廷官员,也不算皇帝臣子,皇上对太玄宫众修也多有礼遇,许他们上朝不拜,但绝大多数方真修士见了帝后二人,也不敢不拜。也说不清是拜哪一位。 “好了,也该谈谈青衡道的事情了。”皇帝望向一旁侍立的太子,言道:“朕打算让太子率受邀修士与一众僚属,搭乘这蹑云飞槎前往西境,参加青衡道杏坛会。诸卿认为如何?” 此时文臣班列中有一位须发尽白的老人言道:“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