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莱茨不想把注意力落在自己身上, 说起这位笔友时更是满脸笑意。
弘昼见此顺水推舟问,“我听过一点,但不是那么熟悉。”
弗莱茨当仁不让的聊了起来, 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 也就是伏尔泰家世很普通。
作为法国巴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最年幼的孩子,父亲弗朗索瓦阿鲁埃是一位法律公证人,母亲玛莉玛格丽特杜马来自普瓦图省的一个贵族家庭。在巴黎耶稣会和路易大帝高中接受教育,伏尔泰便掌握了拉丁文和希腊文,后来更通晓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英语。父亲希望他能子承父业, 但他偏爱文学。
“弗朗索瓦在法国驻荷兰大使当过秘书,还和一名法国女子堕入爱河。可惜两人私奔的计划被他的父亲发现,被迫回国。”
弗莱茨也有几分八卦天性,想到笔友的这份戛然而止的爱情, 他虽然同情但事后讲起就带着几分旁观者的幸灾乐祸。
然后二十一岁的时候,弗朗索瓦因为写诗讽刺当时摄政王奥尔良公爵被流放到苏里。两年后,又因为写讽刺诗影射宫廷的□□生活,被投入巴士底狱关押十一个月。在狱中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剧本, 关于路易十五的摄政, 菲利普二世的《俄狄浦斯王》。
也是这个作品,首次使用了‘伏尔泰’作为笔名,也是来自他在法国南部的故乡一座城堡的名字。
之后悲剧《俄狄浦斯王》在巴黎上演引起轰动, 伏尔泰赢得‘法兰西最优秀诗人‘’的桂冠。
弗朗索瓦还年轻, 他的表现无疑是优秀的, 但因为父亲希望他做一个法律人才, 这也造就了家庭上的矛盾。
作为斯巴达教育下的皇子,弗莱茨说到这个笔友时很亲切,提及家庭时候更止不住的愤然。弘昼听完弗朗索瓦的家里情况,再结合弗莱茨本身,自然就不明白了。
或许弗朗索瓦失败了,但在弗莱茨的心里无疑是点起了一把火。
弘昼不得不同情,毕竟两辈子的家庭都是相对开明的,属于他的宠爱或许分有多少,但是该他的都是他的,怎么也没有他们的烦恼。
他拍了拍弗莱茨的肩膀,“听起来好惨。”
“还好,他现在至少在做自己想做的诗人。”
弗莱茨的羡慕之情完全表露,弘昼想了想,“那和我有什么关系?”
一个法国人,一个大清人,几乎是半个地球的距离,更别说他们见都没见过。就像是两个世界的人,没有任何的关系。
除非……
“法国人应该都知道我的‘魔鬼’之名。”
弘昼摸着下巴点头,觉得很有可能。毕竟康熙和路易十四的笔友情掺杂了大量的国际关系,明明没有说什么,但是彼此都是客客气气的,还互相交递了画像。就像是网恋里的人一样,互相吸引之后都会好奇,看一看对方长得什么鬼样。
这么久了,康熙的名字刻在那本自传书上,被人一路传到神圣罗马帝国,连他这个略带反面名声的后起之秀也是名声大噪。
想来在法国,这种名气会更大。
弗莱茨听了哈哈笑,“再见到你之前,我也以为你还以为你是脾气很糟糕的人。”
“他们只是嫉妒我的聪慧!”
“我喜欢你的自信,弗朗索瓦看到你的话,肯定会人喜欢。”
“什么意思?”
“弗朗索瓦喜欢东方的社会、文化和法律等,他以前就说很喜欢你的爷爷,后来听说你的的事迹后希望可以认识你。”
弗朗索瓦了解东方的文化,自然也明白他们的说话方式。弗莱茨坦白道,“在昨天之前,我还担心你会说话格外谦虚。你知道的,我不太习惯。”
弘昼对此耸肩,“那你们还需要更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