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里的澳龙现在年岁尚小, 还没显出大将军的气魄来,应该处于蛰伏状态,尚未挑战小龙虾的权威。所以眼下的场景勉强可以用风平浪静来形容。
只不过澳龙长得快,就算是后下田的, 那等到秋天它的身形膨胀起来, 呵呵, 看家伙吧,一山不容二虎, 不打得天翻地覆才怪。
陈文斌却老神在在:“秋天小龙虾都起完了啊。中秋节小龙虾就下市了。后面是螃蟹, 等到螃蟹完了, 就该我的澳龙了。哎,就是前面没养,不然中秋节就能卖螃蟹了。”
这下连郑国强都要晕了, 不得不开口提醒小舅子:“中秋节你还是卖泥鳅吧, 卖完泥鳅再想澳龙的事情。”
难怪这人当初带着公社名下的建筑队就敢闯荡人生地不熟的江海。看看他现在, 小龙虾跟泥鳅才养殖第一年呢, 他就敢往里面加上澳龙。估计是因为没找到合适的蟹种,否则他现在很可能已经整出了个海龙王的水晶宫。
陈文斌点点头,又开始嫌弃地方太小:“当初就该直接拿下一百亩地的。这规模上不去, 太亏了。”
尤其是他有现成的销售渠道,只灯市口一处, 就能吃下他这六十亩田和十亩鱼塘的产出。别看空心菜是大路货, 哪里都能吃到。越是大路货销量越大, 大家经常吃啊。现在他已经跟各个大排档的客人都混熟了。好几位老板都表示,等后面天冷了, 他种水芹菜他们也收。
郑国强笑着安慰他:“你也别急啊, 等今年庄稼收了, 你再跟人说转田的事。”
他们说话的功夫,请来的帮工已经挑出了差不多二十斤一两重以上的小龙虾。那几只误入的澳龙被重新丢回水沟中继续生长。不能杀鸡取卵,猪也得养肥了再杀。
陈文斌瞅了眼,点点头:“差不多了,泥鳅有吧。走走走,挑回去,干烧泥鳅,香辣小龙虾。有意见不?没有的话我们就开动了啊。”
高桂芳挑过来的担子成了现成的运输工具,一头放小龙虾和泥鳅,另一头就放大家刚刚摘下来的新鲜蔬菜。
陈文斌主动请缨:“我来挑。”
结果担子上了他的肩膀,他就来回打转。看得周围人都笑得前俯后仰。
还有人直接喊:“老板,你真的是农民吗?”
陈文斌就煞有介事地满嘴跑火车:“离乡多年,虽然打拼小有成绩,但始终故土难离,还是想要振兴乡村。从我开始,给乡亲们竖个榜样,种田,也是能发家致富的!”
他情绪饱满,慷慨激昂,就是田头也能变成演讲台。可惜情绪过于激动,还非得捏着拳头做手势,就身体撑不住担子,一个摇晃,直接摔在了高桂芳怀里。
气得高桂芳狠狠一巴掌拍在他肩膀上,哭笑不得:“行了,你到边上去歇歇吧。”
说来也有意思,陈文斌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居然没挑过担子。
学生时代他到生产队干活,算不得什么正经工分,自然不可能让他挑担子。等到他差不多能拿五六分工的时候,分产到户了,他家爹妈也没让他种田,而是送他去学泥瓦匠的手艺,也就没挑上担子。后来他成家后,带着老婆去江海打拼,砖头背过,箩筐却不曾挑过。
所以,到今天,他居然不会挑担子。
倒是高桂芳,在家做姑娘时就挑过。现在虽然养尊处优多年,没那把力气,但四五十斤的担子还是不在话下的。
眼看着女主人轻轻巧巧地挑起了担子,周围的人都笑得合不拢嘴。还有人调侃陈文斌:“哎哟,老板你运气好,老板娘是铁姑娘哦。”
陈文斌就朝众人拱手:“对对对,是不赖,我别的眼光一般,挑老婆是没话说。”
高桂芳直接回过头,狠狠啐了他一口:“是我挑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