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强不是周幽王, 缺乏为博红颜一笑烽火戏诸侯的精神。
他提出让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到上元读高中,除了同理心之外,更多的是从实际角度考虑问题, 那就是争取优质生源。
上元划归为区, 对全上元的高中教育事业是个严重的打击。为什么?因为以前还是县的时候, 上元的优质生源全都被上元高中一网打尽啊。现在惨了, 现在是区, 没有地方保护壁垒, 本区中考的佼佼者完全可以选择江海主城区的学校。事实上,今年中考,上元高级中学就吃了大亏, 全区排名前二十的考生除了三个下面乡镇中学的大约是嫌主城区太远不熟悉情况外,其他人一个都没报上元高中。
生源多重要, 好学校之所以好,起码有一半以上得依靠优质生源撑起来。尤其中考是一道分水岭, 上了高中以后,这学生单靠老师点拨不现实, 想上一流的大学还得看自己是不是这块料。
教育方面,上元区天然没能力跟主城区PK。黄冈中学那么厉害,不也抢不过武汉嚒。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人家都会用脚投票的。你还能卡住人家脖子不成?拦不住人走, 那就想办法让更多的人进来啊。
想法是好想法,但教育局并不想接这个招。太麻烦了,以前就没这惯例。在官场上做事, 因循守旧四个字是难听, 但稳妥最重要, 小心驶得万年船。不然你做好了是应该的, 万一出丁点儿纰漏都是你的责任。
郑国强听对方说出的理由,就笑了:“谁说没有惯例的?江海主城区的学校,像是江外、一中、实验中学这些不还从其他市招考生嚒。他们的省招班难道是摆设?”
会议桌上的其他人还搞不清楚省招班算怎么回事,只教育局的负责人立刻回过神来:对啊,还有个省招班。
说起省招班,也是今年新弄出来的玩意,不是业内人不清楚门道不足为奇。这政策是省教育厅提出的,总体思想是用省北各市的优质生源填补省南学校招生不足的空缺。官方给出的理由是省内南边城市已经实现了高中教育普及,部分地区高中基本上都是省级以上重点中学,优质资源充裕。而省内北边的城市高中教育普及率尚未达到较高水平,缺乏优质的高中教育资源。
南边学校多老师多教育资源多,北边学生多。为了提高本省高中教育普及率,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异地共享,所以,开放部分南方重点高中面向全省招生。
咳咳,听着挺不错的是不?但本省经济欠发达的北方城市高考成绩不差,很多农村中学的本科达线率可以用惊人二字来形容,甚至连着出过好几位省高考状元。而江海才是省内高考垫底的存在。不少江海本地学生都特地跑去北边的学校借读,希冀可以提高成绩。
由此可见,这政策里面的弯弯绕,可未必如同冠冕堂皇的官方解释一样光风霁月。
只能说,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吸血这种事,从来都体现在方方面面。
区教育局的领导这会儿顾不上鞭笞江海主城区高中的恬不知耻,他就兴奋一件事:“没错,我们上元高中也是省重点,凭什么他们能搞省招班我们就不行?对,我们就是要争生源。”
上元教育局的局长不至于晕头,认为区高中能争得过江外这些学校。本地的孩子都水往高处走,先跑到主城区去了,何况外地学生呢。人家肯定愿意去名气更高冰雪条件更好的江海市区学校啊。
但是,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也是不错的生源啊。不说一下子能冒出多少个清华北大,但凡再有两个像郑区长家女儿那样能上少年班的小天才,上元高中就正经捡到宝了。
反正他们招生也是看中考成绩的。考得好的小孩,为什么不能留下?
但搞教育的人到底研究相关政策要深入些,教育局不反对招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