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是八百里的加急, 最快也要半个月之后到达嘉定了。
观亭月同燕山从邮驿中前后脚地出来,“李宣文让我多留两日,我想着反正前面的山道已堵, 不妨就等清扫干净以后再启程。”
他态度随意:“我没意见, 正好手里也有一些军报要处理。”
尚说着话,迎面忽瞧得一位老妇人牵着个七八岁的小男娃, 东张西望地打量,乍然看到她, 脸色顿时一喜。
“将军!”
老妪拽住孩子走上前,先朝她低头行礼,继而才解释道:“我今早上市集卖绣品,听他们说您在这附近, 就赶紧一路打听了过来。”
观亭月沉下眉目细细端详, “你是……”
接着, 她便恍然想起,“哦。”
老妇人见她对自己尚有印象,不由得更热络了些,“前日我瞅见和甫的坟前有烧尽的香灰, 还道是哪位故人祭奠的, 就没想到会是将军您。”
观亭月微微一笑:“这几年日子还好吗?”
“好,好, 好得很。”她一连说了三个好字,点头如捣蒜, “多亏当初您留下的那些银钱,又让员外老爷照拂我们孤儿老妇, 而今在城外头有两块薄田租了出去, 平日得闲也做些荷包、手帕补贴家用, 供廉儿读书暂且不成问题。”
“那就好。”观亭月摸了摸男孩子的头。
“对了,我从家中拿了点阿胶枣来,冬日里吃这个,对身体很补的。”
“啊?”她愣了下,说不用,“这……”
“小妇人的一点心意,将军你就别推辞了。”
阿胶此物于她而言必然不便宜,观亭月刚想婉拒,老人家却像是料到她会有这举动,一双小脚跑得飞快,转瞬便没影儿了。
丢下她孤零零地在原地里,只好无奈地托着那一袋子红枣。
燕山望了一眼街头,“……是从前守城战死的将士遗孤?”
“对。”观亭月颔首,抬脚往前走,“也可以这么说。”
后者敏锐地挑眉:“也?”
然而对此她却没有再多的解释。
两人为了避开先前那群狂热的小贩和店主,特地从另外一个方向绕远路回客栈。
日上中天,冬季里的太阳不见得有多暖和,但胜在明朗温煦,那么绚烂耀眼地照下来,让周遭的画阁绣户与商铺摊席皆染上了一层明媚的烟火气,满城如春水般望之心悦。
燕山在道旁看见一个挂着竹筒,摆着木质机巧的杂货摊,那竹木打造的机械算不上精致,但却很新巧。
他不自觉地走近,伸手拿起一根打磨光滑的竹节。
“哟,客人买竹筒吗?”商贩掀帘子出来,向他介绍,“这筒子您可别瞧它普通,内里暗藏玄机呢——”
“您看,底下一节能装干粮、装茶叶,上面一节可以盛水,外面另有个夹层能打开,放筷子、勺子、书信。总之用途甚广,出行在外又省事又轻便。”
他摆弄着给燕山展示。
然而对方的目光一直是淡淡的,或许在浅淡中亦蕴含着某种缅想与向往,让人见了,总不太好意思过多打搅。
“你不必在边上候着,我自己看。”
小贩连连点头:“好嘞,那您随便瞧,瞧中什么再唤我。”
燕山手指抚过架子上垂挂的竹器,一连串地叮当作响,他在阳光下怀念地注视着眼底的机巧,声音无端就放得很轻,“是桐舟做过的那些?”
观亭月嗯了一声,俯身下去,目光温和地蹲在满地的木质机关前。
“当年,我把他画的图纸印制成册,带了许多本在身边。离开安奉的前夕,我送了一本给李宣文,告诉他重建故土的时候或许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