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死,她也对父亲心死,此后一直再不往来。楚朝将亡,她与夫君孩子命悬一线,时时有身死之险时,父亲未对她有过任何关心,后来颜昀禅位,他们搬入长乐公府,父亲也从未上门看过。不似顾琉珠在平州那几年,父亲时不时命人送金银衣物往平州去,生怕他的掌上明珠,在远方度日清苦。
人心,就是可以这样偏的。她从前会为此暗暗伤心,但现在,半点不在乎了。因为,她早有了自己的家,一个,真真正正的家。
琳琅放下车帘,径吩咐车夫驱车离开。车轮重又碾动,怀中的孩子,透过车窗,看道旁的中年夫妇身影一掠而过,抬头问她道:“他们是谁啊?”
“不重要的人,不必记在心上。”
从前父亲心中,就只有他与继室所生的儿女,现在应更将他的宝贝女儿顾琉珠,高高地捧在心尖上。毕竟,顾琉珠是新朝皇帝的宠妃,父亲和顾家,都需要借着这份圣宠,在新朝向上攀爬、飞黄腾达,而顾琉珠,应也不会似她那般“不通情理”,她是父亲的好女儿,所做的事,应皆合父亲心意。
顾家如何,父亲如何,顾琉珠又如何,她通通不想知道了,她与他们,已是两个世界。琳琅握着儿子的小手,再一次温声对他道:“对待不值得的人,不必浪费心力。这世间美好人事甚多,人世有限,当将心力,放在这些人事上才是。”
话音刚落,自己的手,即被颜昀轻轻握住,温暖的力量,立随之传递了过来。琳琅知颜昀知她此刻所想,眸中一热,依在他的肩头。车厢内,大大小小的三只手,交握在一处,五彩丝线,紧密地系缠在他们腕部,像是命脉的红线,将他们牵系在一处,无论去向哪里,都将一家不离。
琅山山脚地势开阔,既有大片草地,又有临水兰亭,不少游人,在此佳节,都选择来此赏玩,琳琅一家三口抵达此地后,先一起在草地上放了小半个时辰纸鸢,而后走进兰亭,饮用随带的茶水,歇息止渴。
因先前玩得尽兴,身体柔弱的琳琅,与旧疾未愈的夫君,都得坐歇一阵,养养力气。而孩子精力旺盛,一点也不知疲倦,在亭子内外蹦蹦哒哒地走了一阵后,停在兰亭之前,将亭联一字字抑扬顿挫地念出声道:“气若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
颜昀一边饮茶,一边随意考问孩子道:“知道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吗?”
“知道”,颜慕笑着答道,“这两句的意思是,气节与心意,永似兰花,不移不易。”
这两句既可喻品性,也可用作男女陈情之语。琳琅正欲含笑讲与孩子听时,脑中忽然掠过一闪念,好像站在兰亭前的人,不是阿慕,而是她自己,是她自己,正将这两句诗,念与一人听。
琳琅由此头部微痛,正欲细想时,神思忽被一声尖叫打断——亭外猝然有人“哎哟”了一声,而后紧跟着沉闷地一声响,那人像是直直摔在了地上。
受惊的琳琅,与夫君孩子出亭看去,见是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在寻采药草时,不慎摔倒在地,忙上前去扶。
因为民间流传,端阳日阳气旺盛,草药药性最好,故而端午有采集药草的习俗,这时日,漫山遍野,有不少似老妇人采药的游人。琳琅与夫君将人扶起后,看她崴伤了脚,无法走路,便问这老妇人,可有家人与她同行,家人现在附近何处。
老妇人摆摆手道:“老婆子家就在附近,一个人出来的。”
既在附近,琳琅与夫君,便主动提出将人送回。阿慕跟走在旁,帮背着老妇人采药的药篓。几人如此走了一两刻后,抵达了老妇人家中,老妇人的丈夫,姓周名敬山,有一番文人做派,对琳琅等再三道谢后,极力邀请她们一家,留下用饭,以作报答。
盛情难却。端午有食五黄的习俗,食案上摆放的,除有与黄鱼、黄瓜、黄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