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普两人先去取画。
苏轼很好奇后世的装裱工艺, 凑过去一看,发现和以前没什么不同,整体十分复古。
吴普拿起来仔细检查了一番。
装裱师傅老神在在地坐在那, 脸上不见半点心虚。
吴普把画递给苏轼,让他瞅瞅这画是不是他自己画的。
苏轼有点迷茫,难道这人开店做生意,还会干换画的事不成?
吴普就给他解释了一番,说这小老头儿以前就搞文物修复工作, 仿画能力一流,现在退休了没事干,时不时接点装裱活, 就爱看看有什么画值得大费周章找上他。
“说起来,他先祖你后来还认得。”
吴普给苏轼介绍了一番, 说装裱师傅人姓米, 先祖据传是米芾,再过几年苏轼去了黄州,米芾就会去拜访他了。
此后二十余年,两人都有往来, 苏轼还说“恨二十年相从知元章不尽”。
能让苏轼说出“元章, 你还有啥惊喜是我不知道的”这种话,可见米芾这人也是一朵奇葩。
后世流传着许多关于米芾的传说故事, 也证明了这一点。
比如米芾有次很想买一幅画,怎么讨价还价都买不来,就退一步说“那你借我几天”。
结果到了约定好的那天, 画的主人过来取画, 米芾把自己仿的那幅给了对方。
画的主人当时没看出问题来, 隔天才觉出不对上门要回真画。
米芾哈哈大笑, 非常高兴自己的画能以假乱真。
宋朝是书画作伪的巅峰时期,米芾自己写了本《画史》,还在写现在卖画的人只要画马就署名为曹霸、韩干、韦严,画牛就署名为韩滉、戴蒿。
由此可见当时的人有多喜欢打着名家的名头卖画!
苏轼和米芾关系一直很不错。
苏轼晚年回京时路过米芾任地,米芾热情邀请苏轼过去吃饭,结果苏轼到了他家后才发现备的酒席非常特别:长席上一边摆了珍馐美馔,一边摆了笔墨纸砚。
纸更是备了足足三百份。
苏轼大笑就坐。
两人一边吃喝一边以书会友,每喝一轮酒就一起提笔疾书,一顿饭吃下来看看写出来的作品,竟觉得比平时要好上许多。
他们相互交换了彼此觉得写得最好的作品,尽兴而散。
若非两人志趣相投,绝不会有这种别开生面的酒宴。
吴普把这些事挑拣着给苏轼讲了。
苏轼虽了解过后来的事,却没有吴普知道得这么仔细。他朗笑说道:“你这么一说,我都迫不及待想回去会会元章了。”
苏轼很喜欢一千年后的生活,可他没想过一直留在这里,他还是想要回去的,回去经历那些他该经历的事,回去结交那些他即将要结交的朋友。
他读过自己后来写的文章,且很喜欢那些文章。
即使回去后面临的是显而易见的艰苦困境,他也依然想要完整地经历完自己的一生。
要是到那时候还能来到这边,他自然是乐于过来的。
吴普知道苏轼的想法,笑了笑,与他说起这边的规矩:遇到特别感兴趣的作品,装裱师傅会仿作一幅拿出来给客人,如果客人能看出真假,那他不收装裱钱;如果客人看不出来,那他要收双倍的价钱。
他们这幅画不涉及什么仿古工艺,仿起来不难,几天功夫足够了。
好在他把本人带来了!
苏轼拿着画细看了一会,笑着说道:“这画是假的。”
换成一般人,画完了也就画完了,自己可能都记不清是怎么画的。
苏轼不一样,他记性好得很,即使装裱师傅仿得再逼真,有些画师本人作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