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基本规则还是得遵守,突破底线是要被乡民戳脊梁骨的。
另外,王阳明的乡约,还影响明清数百年的家规制定。
乡约可以理解为放大版的家规,在保甲制度下强行遵守。或者,由当地大户自愿加入,一起盟誓遵守他们的约定。
具体内容有:见善必行,有过必改,尊老爱幼,互相敦促,互相帮助,规范言行,规范礼节。提倡守信,不交匪类,勤勉做事等等等等。
每个条目之下,都有细节规定,有人违反就大家一起商量处置。
张秉文为何提醒赵瀚必须重视?
因为根据安福知县的信件,许多地方士绅,又在悄悄推广乡约了。或许有一部分人,是出于好心,但更多人恐怕是想抢夺基层话语权!
许多村长见乡约内容很好,为了方便治理乡村,竟然主动配合士绅搞事儿。
这是在动赵瀚的根基!
张秉文不但掌握了数学,还精通了大同集,他建议道:“总镇,乡约可以推广,毕竟都是劝人向善的。但必须注意两点,第一,违反相约之人,不能由士绅来调解和处置第二,乡约里的少数条目,与大同集互有矛盾,这些内容必须予以删除!”
“此言甚善,”赵瀚点头说,“让各村镇,把他们的乡约内容呈交上来。你带几个人,负责查找不妥之处,删改以后交给我过目。”
“是!”张秉文立即领命离开。
赵瀚又写了一个条子,盖章之后,让秘书转交给各司。
这个条子,是给村长发工资的。
村长没啥大事处理,主要是解决村中鸡毛蒜皮的纠纷,因此必须本村之人来担任。若让外地人担任村长,除非能力卓绝,否则根本办不成几件事。
以前村长们用爱发电,没有工资。在新鲜劲过去之后,难免产生懈怠心理,于是才帮着士绅推广乡约,因为制定了乡约可以更省事。
必须给村长们发工资了,用爱发电不长久,指不定今后还有人以权谋私。
他们心里会想,我付出那么多,工资也没有,捞点好处很正常吧。
发工资肯定不能阻止这种现象,但可以减少这种现象。因为古代农业社会,如果村长无权征粮、征发徭役,那就根本贪不到什么钱。有了工资,便有面子和里子,会让村长们安稳许多。
最需要警惕的,不是村长贪污,而是村长欺男霸女、巧取豪夺!
接下来的一个月,赵瀚治下就两件大事:规范乡约,给村长发工资。
张秉文带着几个士子,把各地乡约汇总,删删改改交上来,赵瀚又亲自修改了几条。
然后,分为两种。
文字粗俗版,让人发到各村镇。
文字高雅版,编入新版大同集。
文章名字就叫大同乡约,可以理解为“大同世界价值观”。尊老爱幼,结交良善,勤勉持家,守法敬业,诸如此类。
不要以为它没用,数百年之后,它会成为万民共识。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所以深入人心,很大程度上就是乡约的潜移默化。百姓即便不识字,口口相传之下,也会逐渐懂得道理,并以此来教育子孙,从而形成一个民族的良好品质。
就在李正围困长沙的时候,劝农所陈希颂突然求见。
“培育出了什么良种,还是研究出了什么新农具?”赵瀚笑问。
陈希颂就是献上农书那位,被扔去做劝农所的主事。他拿出一张机械图纸,兴奋道:“总镇,水转大纺车,可以纺棉纱了。”
赵瀚先是一愣,随即狂喜。
三十多个纱锭的水力纺纱机啊,这他娘的在十七世纪简直要逆天!
赵瀚连忙查看图纸,结果看得一脸懵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