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卜,起源甚早,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
原始民族对于事物的发展缺乏足够的认知,因而借由自然界的征兆来指示行动,但自然征兆并不常见,须以人为的方式加以考验,占卜之法应运而生。
在最初之时,“占”和“卜”所指不同,“占”(zhān)之意为观察和推断,“卜”(bǔ)是指用火来烧灼乌龟壳。
当龟壳受到长时间的高温炙烤,就会出现裂纹,被称之为“兆”。
在甲骨文字里面,“兆”的字形,便像是裂开的纹路。
古人便观察裂纹的形状和走向,也就是所谓的“兆”,来判断未知,以定吉凶。
当然,这是最原始的占卜方式,非常简陋,准确性也无从谈起,倒像是一种寻求心理安慰的做法。
当时的古人们会认为,经过神圣的求卜过程,那些无生命的自然物就获得了神圣的象征意义,就如同龟壳呈现出来的裂纹形状,不是人为的结果,而是神灵和上苍的启示与告诫。
所以在原始社会,占卜更多是一种仪式,其结果往往不代表事实。
若干年后,《易经》问世,才让无根无据的占卜一道有了理论基础,方法也变得多种多样,不仅仅局限于烧龟甲,如筮草、石头、棋子等等,都可以用来“卜”。
《易经》是华夏民族历史最悠久的一部经典著作,被誉为大道之源、群经之首、设教之书,它有六十四卦和三百王、下古孔子这三位伟大的圣人共同谱写,终成千古奇书。
那什么是“易”?
“易”有三重意思,分别是:变易、不易、简易。
“变易”就是变化,世上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是一成不变的,甚至于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例如空气流动、日夜循环、花开花谢、生老病死。
“不易”就是不变,变化的是表象,本质是不变的,就拿水来讲,在常温下是液态,低温时是固态,受高温呈气态,但不管它变成什么样子,都是H2O。
“简易”就是简单容易,宇宙万物的变化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和道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能掌握这些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所有的一切都不再有秘密可言。
占卜也就是这样,以小明大,以微见著,有着严格的操作程序,自成体系,通过微观与宏观的联系,抓住事物之间的共性,来对未知之事进行预测和解读。
它和预言的不同之处在于,预言是一种特殊能力,来自于与生俱来的天赋,或者是后天修炼而获得的强大精神力,准确性往往极高,有唯一的结果。
而占卜通常会呈现模棱两可的答案,要靠占者去用心解读,并推导和演算,自行找出一种合理的解释。
至于这个解释是否正确,就不得而知,受到占者本人的知识和经验的影响。
也就是说,同一个“兆”,不同的人会看出不同的结果,对错暂时难以说清。
好比去寺庙里抽签,抽出来的签是“兆”,这是已经确定的,但由不同的人来解签,得出的解释便不确定。
所以啊,占卜也像是文字游戏,同样的一个字,放在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意思。
就拿一个“行”字来举例,不仅有四个读音,含义也有很多种。
如:商行、行列、排行、行人、道行、品行、执行……
用这个“行”字能组成许多词语,但意义是不是各不相同?
综上所述,占卜可能有用,也可能没用,而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它介于有用和无用之间,关键在于能不能完整而正确地解读。
就比如夜星宇刚才卜的那一卦,在他看来,唯一能够确认的就只有一点:欲寻线索,须往西行。
其余的,朦胧不清,